由北京市通州區人民政府指導,《財經》雜志、財經網、《財經智庫》主辦的“2024全球財富管理論壇暨第六屆中國資管行業ESG投資高峰論壇”12月15日在北京舉行。12月15日,華夏銀行(600015)副行長高波在致辭時表示,2024年我國經濟政策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以高質量發展為主線,著力推進經濟結構調整、科技創新和綠色低碳轉型,取得了殊為不易的成績。金融作為經濟發展的血脈與動力,必須更好地服務國家戰略,支持綠色轉型、科技創新、共同富裕等重點領域,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的質效。
華夏銀行副行長高波
高波進一步指出,面對經濟轉型和“雙碳”目標的深度推進,金融行業應進一步發揮資源配置優勢,以創新思維踐行可持續發展理念。綠色金融涵蓋了經濟社會低碳轉型過程中的巨大資金需求,作為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是服務國家重大戰略的關鍵抓手。金融機構應聚焦綠色低碳產業,通過不斷創新綠色金融產品模式,支持綠色科技創新,挖掘綠色項目投資機遇,強化風險管理和信息披露能力,為實體經濟提供精準高效的綠色資金支持。
以下為部分發言實錄
華夏銀行副行長高波: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
大家上午好!很高興與各位相聚在城市副中心,共同參加“第六屆中國資管行業ESG 投資高峰論壇”。首先,我謹代表華夏銀行和華夏理財向出席本次論壇的各位領導嘉賓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
2024年我國經濟政策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以高質量發展為主線,著力推進經濟結構調整、科技創新和綠色低碳轉型,取得了殊為不易的成績。金融作為經濟發展的血脈與動力,必須更好地服務國家戰略,支持綠色轉型、科技創新、共同富裕等重點領域,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的質效。面對經濟轉型和“雙碳”目標的深度推進,金融行業應進一步發揮資源配置優勢,以創新思維踐行可持續發展理念。綠色金融涵蓋了經濟社會低碳轉型過程中的巨大資金需求,作為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是服務國家重大戰略的關鍵抓手。金融機構應聚焦綠色低碳產業,通過不斷創新綠色金融產品模式,支持綠色科技創新,挖掘綠色項目投資機遇,強化風險管理和信息披露能力,為實體經濟提供精準高效的綠色資金支持。
作為國家系統重要性銀行,發展綠色金融是華夏銀行主動轉型的戰略布局。近年來,華夏銀行建立了覆蓋綠色貸款、綠色投資、綠色理財等綜合化產品體系,持續深化國際合作,與多家國際機構開展綠色項目融資合作;推動碳金融、可再生能源等領域綠色金融產品創新,支持了一批綠色典型項目;開展ESG 治理體系建設,研發并實施ESG 指數策略,通過“商行+投行”模式提供綜合化綠色金融服務。截止今年9 月末,華夏銀行綠色金融余額超過4000 億元,綠色貸款占各項貸款比例近14%,位居股份制銀行前列,國際合作資金規模超過100 億元,“綠筑美麗華夏”的特色品牌得到了社會廣泛認可。
華夏理財作為華夏銀行的全資子公司,近年來積極踐行ESG投資理念。作為境內首家加入聯合國“負責任投資原則”組織的商業銀行資管機構,華夏理財持續豐富ESG 產品體系,搭建了包括篩選法、主題法等在內的多元ESG 策略理財產品矩陣,近期發行成立了行業首只ESG 整合策略理財產品;同時創新創設ESG 主題資產,投資了權益指數、債券、非標債權、未上市企業股權等類型的ESG 主題資產,近期創設了行業首個可持續發展指標掛鉤型理財融資項目。截至今年9 月末,華夏理財累計管理ESG 主題理財產品超過300 億元。作為目前行業內唯一一家披露年度ESG投資報告的理財公司,華夏理財率先盤點并披露了投資組合、指數等維度的投資碳足跡,為理財行業低碳轉型做出領先探索。在過去的一年里,華夏銀行和華夏理財在ESG 投資領域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扎實成效。
作為北京市屬國有金融機構,華夏銀行始終以服務首都經濟發展為己任,積極探索綠色金融和可持續發展的實踐路徑。北京城市副中心是國家綠色發展示范區,華夏銀行目前與通州區屬國企合作全覆蓋,作為總協調人完成區屬國企公司債券發行,連續三年新增融資額、融資余額位列金融機構首位,成為通州國企“第一合作行”。華夏理財通過非標投資、債券投資、股權投資等方式向城市副中心重點企業持續提供理財資金融資支持;連續六年舉辦“中國資管行業ESG 投資高峰論壇”,助力城市副中心打造“全球綠色金融與可持續金融中心”。
在今天的論壇上,我們希望與各位嘉賓深入探討ESG 投資的創新與實踐,通過集思廣益、交流合作,進一步深化ESG 投資理念的行業共識,為實現綠色低碳和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上下同欲者勝,同舟共濟者贏。新時代的綠色發展大幕已經開啟,ESG 投資理念將成為推動經濟轉型的重要動力。讓我們攜
手奮進,為實現“雙碳”目標和可持續發展貢獻更多金融力量!
預祝本次論壇取得圓滿成功!謝謝大家!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