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百模大戰”后,“百鏡大戰”也來了。
在剛剛過去的“科技春晚”CES 2025(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上,智能眼鏡成為硬件圈的“新寵”。有媒體統計,今年CES的“AR/VR/XR”板塊來自中美韓參展企業合計占比達到66%,其中中國企業多達59家。
AR獨角獸企業XREAL是其中之一。今年CES,XREAL展出了最新一代AR眼鏡XREAL One系列,以及具備6DoF空間計算能力的AR眼鏡XREAL Air 2 Ultra等,同時亮相的還有XREAL與寶馬、榮泰的跨界合作。
“我們的展位是整個CES期間最火爆的展位之一!苯,XREAL聯合創始人、算法和AI負責人吳克艱接受時代財經記者專訪時聊到,許多人來詢問產品的功能、升級的情況。但他也坦言,CES上展出的眼鏡類產品并沒有帶來超出其認知的體驗,“基本上和之前市場上見到的產品類似!
AI眼鏡的熱度已經被提前“引爆”。根據第三方調研機構IDC的數據,2024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眼鏡出貨量同比增長了200%以上,顯示出AI眼鏡市場的強勁增長勢頭。預計到2029年,全球智能眼鏡全球年銷量有望達到5500萬副,市場規模將達到1067.78億元。
“AI眼鏡”是一個寬泛的概念,目前市場還沒有準確的定義,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理解為是AI技術在包括頭顯設備、AR眼鏡以及強調全天候佩戴的輕量化眼鏡等形態產品上的應用。以XREAL為例,其AR眼鏡就在空間計算、AI相機等方面運用了AI技術。“我們不會盲目跟風,急于推出我們認為產品力尚不充足的產品!眳强似D強調,但他不否認AI技術本身對于行業的顛覆性影響,而XREAL正在探索和等待技術成熟的一個契機。
XREAL聯合創始人吳克艱。圖源:受訪者供圖。
“沒有超出認知的產品”
時代財經:智能眼鏡被視為“下一個超級硬件市場”,在今年CES上也成為焦點。今年CES上有哪些讓你印象深刻的新產品?為何智能眼鏡如此受關注?
吳克艱:在CES展會上,并沒有出現超出已有認知的產品體驗,我覺得展出的產品基本上都與之前市面上已經出現的十分相似。
Meta 聯合雷朋推出的Ray-Ban Meta的市場表現出色,讓AI眼鏡受到關注。消費者購買這款眼鏡主要有幾方面的原因:一是雷朋品牌本身在眼鏡品類中存在強大的號召力;二是Meta加持,使其品牌影響力更強。但從用戶反饋來看,這款眼鏡最多的應用場景是拍照、藍牙耳機,而非AI功能。
坦誠地說,目前AI的體驗以及與AI相關的功能都還處于早期階段,這是由底層技術所決定的。此時,如果急于推出體驗不佳的產品,對于普通消費者而言意義不大。相反,廠商應更注重打磨產品本身的體驗,無論是從AR眼鏡的顯示效果、佩戴體驗,還是從AI能為購買眼鏡的普通消費者帶來哪些功能等,這些才是該行業真正應該思考的問題。
圖源:截圖自XREAL公眾號
時代財經:XREAL展出了AR眼鏡XREAL One系列、XREAL Air 2 Ultra等,其中,XREAL One系列搭載了自研的X1空間計算芯片。作為一家XR廠商,自研芯片的必要性是什么?
吳克艱:我們不是為了“造芯”而造芯。事實上,研發芯片是一項代價高昂的工作。
從產品需求出發,行業一直期望實現一種能在多平臺即插即用的便攜式AR眼鏡。過去,要讓AR眼鏡連接到手機、平板等終端設備,就需要在終端設備上安裝軟件應用。這種方式成本高昂,且存在諸多硬件與操作系統適配性的問題。
我們認為,讓眼鏡成為一個獨立系統,擁有自己的芯片SoC和操作系統能夠解決上述問題。然而,目前市面上并無現成的能夠滿足要求的芯片產品。
雖然可以通過購買幾款芯片并將它們組合來實現部分功能,但其成本至少在幾十甚至上百美元,自研芯片后的成本價遠低于該范圍。其次,智能眼鏡需要具備輕薄小巧的特點,若將多款芯片簡單拼湊在一起,不僅體積上過大,其功耗也將遠遠超出我們設計的標準。
自研的芯片還能顯著降低顯示內容的延遲。這是XR行業的一個至關重要的技術指標,以10毫秒為分水嶺,當延遲低于10毫秒甚至5毫秒,用戶幾乎感知不到延遲,反之則容易出現畫面不夠穩定、產生暈動癥等不適反應。通過自研芯片,我們的延遲達到了3毫秒。
此外,我們在XR OS系統、核心感知和空間定位算法等軟件積累都在芯片上得到了體現。該自研芯片也成為了我們核心的技術壁壘和護城河。
時代財經:在CES上,你看到了哪些新機遇?
吳克艱:有意思的是,我看到了XR與體育場景結合的可能性。XR眼鏡能夠為體育賽事,如足球、高爾夫、橄欖球等提供身臨其境的體驗。在此次CES上,眾多體育賽事關聯的技術供應商及內容供應商,都主動與我們接洽,探討合作的可能性。
圖源:圖蟲創意
不“跟風”AI
時代財經:生成式AI改變著千行百業,在你看來AI技術能如何賦能空間計算?
吳克艱:AI發展了幾十年,在ChatGPT橫空出世之前,XR行業已運用AI多年。過去的AI并非“大模型”,更多是端側的“小模型”。借助AI的深度學習能力,眼鏡能夠實現環境感知、手勢交互等。
如今熱議的大模型技術,更多運行在云端,有的還是融合了視覺的多模態大模型。我們對這類AI的能力持非?春玫膽B度。它能夠帶來兩方面核心能力的增強:一是XR設備的交互系統;二是帶來更多的功能和體驗。
在交互層面,行業內長期存在一個令人詬病的問題。眼鏡的初衷是解放雙手,但沒有了觸屏、鍵盤和鼠標,交互操作變得極為困難。多模態大模型是目前能看到的最優解。用戶可以直接通過語音、視覺等最自然的方式與眼鏡交互,它會自動分析用戶的意圖,并且能夠給予聲音和視覺上的反饋。
在應用和功能層面,未來的發展方向之一是AI Agent。未來AR眼鏡有希望變成電影《鋼鐵俠》中的助手一樣,幫助用戶處理虛擬事務,學習、了解用戶的喜好、習慣及歷史信息,最終成為個人專屬助手。
時代財經:此前XREAL曾多次對外發聲稱不跟風AI。如何理解“不跟風”?
吳克艱:我們不會盲目跟風。具體而言,我們不會像其他廠商一樣,僅僅因為當前AI眼鏡概念火熱,就急于推出我們認為產品力尚不充足的產品。但對于AI本身,我們高度一致認為其非常重要。因此,在我們后續的產品中,大家一定會看到AI能力的體現,包括大型模型等元素的應用。
圖源:圖蟲創意
時代財經:目前,XREAL在哪些方面運用了哪些AI技術?
吳克艱:目前我們主要是在空間計算、AI相機方面運用了AI技術。在空間計算上,使用AI技術實現精準的空間感知、場景建模和手勢追蹤,為用戶帶來更流暢的沉浸體驗和交互體驗。AI相機上,通過模塊化相機,連接端側和云端AI大模型,實現視覺多模態AI能力。
AI眼鏡是萬米賽道,產品和體驗的優化將決定市場成敗,搶跑沒有意義,跑對方向才是關鍵。
時代財經:搭載在XREAL產品上的大模型是自研的還是與外部廠商合作?對于智能眼鏡這類深度滲透用戶生活的設備,如果個人數據上傳云端,如何保證隱私安全?
吳克艱:大模型是一條“燒資源”的賽道,發展至今幾乎可以說是大廠的游戲。因此,我們現階段的重點是在硬件上優化眼鏡的顯示功能,在AI上則選擇與頂尖的玩家展開合作。
如果我們需要調用云端的AI大模型,那么保護用戶數據就至關重要。一味將所有數據上傳到云端是不負責任的做法,沒有任何人能夠保證通過眼鏡上傳到云端的對話內容以及拍攝圖片,不會被他人看到,或被用于大模型的進一步訓練。
從技術角度來看,目前的可能是將終端設備與云端緊密結合,形成一套完整的鏈路。在終端設備上,對所有數據進行初步處理和脫敏,最終上傳到云端的是人類難以直接理解的token或feature。
遺憾的是,目前的產品還無法實現這一點,行業內關于產品的定義和形態也還未成熟,我們還在探索中。
全天候佩戴的、輕便的AR眼鏡份額有望擴大
時代財經:如今,市場上涌現出多種眼鏡形態的產品。你認為未來行業的發展方向是什么?
吳克艱:從現在開始,整個行業將出現三種形態的眼鏡產品。第一種是類似蘋果Vision Pro的頭顯類產品,它并不嚴格屬于眼鏡范疇,它功能強大,主打空間計算,能提供極佳的沉浸式3D體驗。不過,這類產品注定不會被大多數消費者廣泛接受,而可能僅限于部分專業用戶和極客用戶在特定場景中使用。
第二類是我們所研發的AR眼鏡,它采用分體式設計,需要連接外部設備,如手機、電腦或游戲機等。這種眼鏡相對便攜,外觀接近時尚眼鏡或墨鏡,重量在70克左右。不適合全天佩戴,但能夠實現80%到90%類似Vision Pro頭顯的視聽和空間功能體驗,成本也較低。
第三類產品形態最接近普通眼鏡,如Ray-Ban Meta,強調全天候佩戴。這類眼鏡可能具備簡單的顯示功能,但非影視級別,無法用于玩游戲或看電影.僅能提供簡單的提示詞、導航箭頭等基礎顯示,甚至可能是單頁或單色顯示,擁有拍照、錄像等功能。
長遠來看,這三種形態的產品都將融入AI技術,而眼鏡類產品有望成為AI的最佳載體之一。
這三種產品在價格、體驗和佩戴成本上各不相同。從市場趨勢分析,大型頭顯產品的銷量可能會逐漸下降,僅部分專業或極客用戶會繼續使用。
而其余消費者將根據自身需求,選擇適合全天候佩戴、偶爾提供提示的智能眼鏡,或是偶爾在特定場景下使用的輕便AR眼鏡。這兩種更貼近消費者、在價格和形態上更具親和力的輕便眼鏡,其市場份額有望持續擴大,呈現出明顯的增長態勢,這也是近年來行業發展的明顯趨勢。
圖源:圖蟲創意
時代財經:去年底,谷歌正式宣布與XREAL達成戰略合作,能否介紹一下合作的模式和內容?
吳克艱:谷歌正在推進的項目名為Android XR,可以將其理解為手機Android操作系統及生態在XR設備上的延伸。
就像Android系統在手機領域所形成的強大生態和廣泛影響力一樣,我們預計未來在XR設備上,無論是頭顯、AR眼鏡還是其他形態的設備,都將擁有相應的操作系統和內容生態。
目前該項目仍處于早期階段,谷歌在這一領域具有先天優勢,一旦谷歌成功打造出這樣一個平臺,我們認為它將對整個行業產生巨大的號召力。這是行業首次出現的開放式的、跨越不同硬件、廠商的平臺。此前,Meta的軟件只能在其自家設備上運行,蘋果的VisionOS也僅限于其Vision Pro設備。谷歌的目標是構建一個涵蓋軟件或操作系統平臺,以及背后一整套內容生態的體系。
未來,AR眼鏡將不僅僅局限于看電影等簡單功能,而是會擁有更多3D AR內容,結合AI技術,眼鏡將變得更加不可或缺。
時代財經:XREAL未來有何發展規劃和預期?
吳克艱:我們將沿著兩條清晰的主線發展:一方面將持續打造面向普通消費者的空間顯示眼鏡,筑牢光學顯示和芯片算法技術領域的技術壁壘,這是我們的核心戰略產品;另一方面,正如之前提到的,我們與谷歌展開合作,并將與Android XR生態緊密聯動,期望通過與谷歌、高通等多方的合作,真正推動AR、3D等技術實現從0到1的突破。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