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財立方 記者 裴熔熔】2025年河南省兩會期間,大河財立方記者再次采訪到了省人大代表、河南華泰智能裝備集團董事長閆子鵬。
延續以往的風格,今年閆子鵬帶來的又是“一沓”建議。從民生到制造,從細節服務到頂層設計,凝聚了履職這一年的觀察與思考。在這之中,糧食安全是他常談的問題。
糧食安全關鍵裝備必須自主可控
“糧食事關國運民生,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河南作為全國糧食生產大省,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上影響舉足輕重。”作為涉農領域的人大代表,閆子鵬對此頗有感悟,并就“保障糧食安全”提出了四點具體建議。
一是以農機裝備自主創新高質量發展護航糧食安全。農機裝備作為農業科技的集成和大規模應用的重要載體,在提升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和勞動生產率方面效果顯著,為我國糧食產量穩步增長奠定了堅實基礎,因此糧食安全關鍵裝備必須自主可控。
二是糧食生產能力要確保需要時能產得出、供得上。建議積極推動“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實踐,保證糧食的收獲安全和儲藏安全,提升現代種業、農業機械等技術裝備水平,真正把“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落到實處。
三是加大油料農作物的種植面積。2025年1月8日,農業農村部召開部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2025年全國糧油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實施方案》。河南省應結合實施方案,依據河南農業結構,擴大油料作物的種植面積,形成集糧、油、牧、飼多用途于一體的油料產業開發戰略目標。
“在此過程中,可以對潛力油料油脂資源加大政策補貼,如油莎豆、油茶等。油莎豆產油量高于花生產油量,分別是大豆、油菜產油量的8倍、4倍,其產油效率非一般油料作物可及。種植油莎豆不僅可以解決我省非良田的利用率,還可給種植戶帶來經濟效益。” 閆子鵬說。
四是促進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延長糧食產業鏈條,鼓勵糧食加工企業向精深加工方向發展,提高糧食附加值和產業競爭力;加大對糧食產業龍頭企業的扶持力度,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大型糧食企業集團;加強糧食品牌建設,提升河南糧食產品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增強市場競爭力。
鼓勵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參與高標準農田建設
建設高標準農田,是鞏固和提高糧食生產能力、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關鍵舉措,也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支撐。
2022年9月,《河南省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2021—2030年)》出臺,勾勒出河南省高標準農田建設的十年圖景。規劃預計,到2025年全省高標準農田率達到78%,高標準農田高效節水灌溉率達到45%,實現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保護區高標準農田全覆蓋;到2030年,全省高標準農田率達到84%,高標準農田高效節水灌溉率達到57%。
站在十年的中間點,如何加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確保圓滿完成十年目標?閆子鵬將帶著“擴大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的建議參會。
一是科學規劃與設計。高標準農田建設應堅持高標準、高質量的原則,注重農田基礎設施完善,包括灌溉與排水系統、農田防護林、田間道路等。同時加強土壤治理和改良,提高土壤肥力和地力水平。在此過程中,要充分考慮河南省不同地區的自然條件、生態環境和農業生產需求,制定科學合理的規劃方案。
二是加大投入與融資。應繼續加大對高標準農田建設的投入力度,加大對資金使用力度的監督措施。既要保證確保建設資金充足,也要保證專項專用,確保高標準農田建設的質量和效益。
三是創新建設模式與管理機制。探索和推廣“投融建運管”一體化推進機制,將高標準農田建設的投資、融資、建設、運營和管理等環節有機結合起來,形成高效的建設和管理模式。
四是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后的監督管理工作,避免出現形象工程、半拉子工程、建而不用建而不實等現象。
五是推動土地流轉與規模化經營。在不改變耕地用途的前提下,推動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促進土地適度規模經營。鼓勵和支持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參與高標準農田建設,推動農業現代化發展。
此外,閆子鵬還就建設滑縣博物館、提升鄭州東站和鄭州機場服務質量、持續推動“萬人助萬企”活動等提出了建議。
責編:劉安琪 | 審校:陳筱娟 | 審核:李震 | 監審:萬軍偉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