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財立方 記者 孫凱杰】近年來,“銀發經濟”成為社會熱詞。據人社部統計數據,截至2023年底,我國60歲以上人口2.97億人,占總人口比重21.1%;65歲以上人口超過2.17億人,占比15.4%,老齡化趨勢明顯。
2024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發展銀發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的意見》,提出四個方面共26項舉措,這是我國首個以銀發經濟命名的政策文件。
在2025年河南省兩會開幕之際,河南省政協委員、河南新昌銅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柴興臣在接受大河財立方記者采訪時表示,河南的老年人口規模大、增速快,同時伴隨著少子高齡化和城鄉不均衡等特征,社會對銀發經濟的渴望正與日俱增。
“作為勞務輸出大省,河南獨居、空巢、留守老年人比重正在進一步提高!辈衽d臣提到,這種持續變化的趨勢,將對河南經濟增長潛力和高質量發展、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家庭功能和代際和諧產生深遠影響。
他建議,大力發展河南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和康養產業,同時找好發展“銀發經濟”的抓手。例如從養老人才培養、多業態融合發展方面入手,以公共養老服務為基礎、康養產業為補充,構筑養老服務架構,最終形成多層次、可持續、全方位的“大養老”格局,讓這一覆蓋全民、城鄉統籌、權責清晰的養老保障制度更加明晰。
2024年10月26日,在河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發布會上,河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馬健介紹,河南將積極培育銀發經濟、文娛體育等新增長點,努力讓消費市場“熱氣騰騰”。
柴興臣分享了他在銀發經濟具體消費場景上的設想。他提到,可以通過整合村落的閑置宅基地或村集體建設用地,以及原汁原味的鄉土和民宿文化,利用當前開展鄉村建設行動、統籌城鄉融合發展為契機,以尊老愛老、養身養心的傳統文化為精髓,通過挖掘當地與健康養老服務相關的資源,應用養老場地,形成“生態養老、文化養老、養生養老”等主題性的田園旅居式養老場景。
河南是中醫藥產業大省,柴興臣表示,南陽的艾草、焦作的山藥和豫西洛陽的牡丹產業等,都存在巨大潛力,可以大力探索精深加工的路徑,打造諸如“河南版阿膠”的藥食兼用型新產品,能夠滿足廣大銀發一族的需要,進一步做大做強河南的銀發經濟。
責編:陳玉堯 | 審校:陳筱娟 | 審核:李震 | 監審:萬軍偉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