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深化供應鏈創新與國有企業采購改革的戰略機遇期,深圳市怡亞通供應鏈股份有限公司以"供應鏈+產業鏈+孵化器"的創新實踐,在政企采購領域書寫了數字化轉型的典范篇章。這家擁有28年行業積淀的供應鏈領軍企業,正通過資源整合與技術創新雙輪驅動,重塑中國政企采購生態,為構建現代化供應鏈體系注入強勁動能。
全鏈條數字化重構采購流程
面對傳統政企采購存在的周期冗長、成本高企、透明度不足等痛點,怡亞通依托覆蓋全國320個城市的服務網絡和超200萬平方米的智慧倉儲體系,構建起"平臺化+產品化"的數字化采購解決方案。其自主研發的"供應鏈云"平臺將20余大類、數百萬級SKU商品資源整合為標準化服務體系,實現需求提報、招標競價到履約交付的全流程可視化管控。在某省級政府采購項目中,平臺將執行效率提升超50%,彰顯出數字化賦能的顯著成效。
在服務某大型央企年度集采過程中,怡亞通通過智能比價系統和流程優化模塊,使辦公物資等12大類商品的采購需求響應速度得到大幅提升,年度綜合成本降低超千萬元。這種效率革命不僅體現在時間維度,更深入至質量管理層面——某機關電子賣場項目通過供應商資質自動核驗、價格動態監測與履約質量追溯系統,實現質量投訴率歸零,將傳統"人盯人"的管控模式升級為智能化閉環管理。
扁平化流通重塑產業生態
據悉,怡亞通政企供應鏈云更是與其"品牌供應通"平臺實現互聯互通,整合寶潔、聯合利華、飛利浦等200余家頭部品牌資源,構建起覆蓋全品類的政企直供體系。"小怡家"B2B/B平臺則通過品牌引擎、終端引擎等四大核心模塊,實現品牌方與采購終端的精準對接。這種創新模式在具體場景中展現出強大生命力。某金融機構省級分行營銷品采購項目中,針對31個地市網點的差異化需求,怡亞通團隊48小時內完成選品設計到精準配送的全流程服務;同時,依托怡亞通全國服務網點,實現數百個小類商品的24小時同城配送,覆蓋全國上萬個分支機構。這些實踐驗證了"品牌直供+總部統籌+區域直配"模式在復雜場景中的適應能力,更揭示了供應鏈服務從商品流通向生態賦能的進化路徑。
標桿項目鑄就行業典范
在服務國企央企的實踐中,怡亞通構建了“平臺化+屬地化”的雙輪驅動模式,以標準化服務為基底,以定制化創新為突破,形成了獨特的競爭優勢。依托覆蓋辦公設備、MRO工業品、食品飲料等20余大類、百萬級SKU的全品類資源池,其打造的“一站式采購”體系不僅滿足企事業單位的基礎需求,更通過怡亞通國代產品、自有品牌和定制服務實現個性化突破。
2024年是怡亞通政企采購業務的爆發元年。公開數據顯示,企業全年中標項目近百個,服務對象涵蓋國家電網、中國郵政、國鐵集團等核心央企,以及建設銀行、農業銀行等金融機構的省級采購項目。新能源領域的突破更具戰略意義。在中國電建集團千萬級螺旋管樁供應鏈訂單中,怡亞通不僅完成高標準交付,更即將啟動支架和電線電纜供應合作,展現其在多元化場景下的服務能力。這種能力的持續進化獲得行業權威認可——2023年斬獲中國政府采購"優秀供應商獎"和中央企業集采供應鏈"先鋒企業"稱號,艾媒金榜更將其列為"2024年中國產業供給端數字化服務平臺TOP10"。
創新引擎驅動未來發展
在國家"統一大市場"建設與數字經濟深度融合的背景下,怡亞通正加速技術迭代升級。以AI智能匹配系統已實現供需雙方的精準對接,區塊鏈溯源技術則在食品安全等重點領域建立起可信賴的質量保障體系。企業規劃中的智能供應鏈網絡,將整合5G、物聯網等前沿技術,打造覆蓋全球的數字化服務體系。
專家指出,怡亞通的實踐為國企采購改革提供了可復制的經驗樣本。其"技術驅動+生態賦能"的模式,不僅破解了傳統采購的沉疴積弊,更通過資源整合激活產業鏈協同效應,為培育新質生產力、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貢獻了供應鏈解決方案。隨著數字中國建設的深入推進,這種創新范式將在更廣領域、更深層次釋放改革紅利。
站在新的歷史方位,怡亞通正以供應鏈現代化為抓手,持續深化政企采購領域的改革創新。從商品流通到產業協同,從效率提升到生態重構,這家供應鏈領軍企業用數字化畫筆,正在萬億級采購市場的畫卷上描繪著高質量發展的新圖景。(完)
【本文數據來源】企業公開資料、政府采購信息公示平臺、行業研究報告
【免責聲明】【廣告】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