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財立方 記者 何正權 通訊員 姜烽】3月27日,信陽市政府成功召開了2025年信陽毛尖春茶開采新聞發布會,正式拉開了今年春茶采摘的序幕。會上,信陽市副市長汪明君詳細介紹了當前信陽毛尖茶的采摘情況及未來發展規劃。
據發布會消息,目前信陽市的無性系早生品種如烏牛早、福鼎大白、白毫早等已經率先進入采摘期。而信陽群體種和高海拔茶園則因品種特性和生長環境的差異,預計一周后也將達到可開采標準。這一精準的時間安排,得益于信陽市政府嚴格遵循《信陽市信陽毛尖茶保護條例》的相關規定。該條例明確規定,信陽毛尖茶每年春季鮮葉的開采日需根據當年茶樹生長狀況和天氣情況確定,并由市人民政府統一發布。
為了確保采摘的科學性和嚴謹性,信陽市在8個產茶縣區設置了63個預報觀測點,自3月中旬以來,這些觀測點每天對茶樹萌發生長情況進行統計分析,并通過各相關媒體廣泛發布信陽毛尖茶采摘指數預報。根據《地理標志產品信陽毛尖茶》(GB/T22737—2008)國家標準中的鮮葉分級指標,以一芽一葉初展為標準,單位面積茶園符合標準的芽葉比例被劃分為五個等級,從而確定采摘指數。截至3月26日18時,全市已有42個觀測點達到二級——少量可采摘標準。
信陽市政府今年將繼續提倡“一芽一葉、一芽二葉”的茶生產標準,旨在提高茶葉的口感、產量和效益,同時降低成本。此外,信陽市還將持續加強信陽毛尖品牌建設,推進國家地理標志示范區工作,完善品牌內涵。通過強化標準體系,落實國家標準,修訂地方標準和生產規程,信陽市將進一步規范企業生產,提升茶葉質量水平。依托專業檢測機構保障茶葉品質,加強跨區域品牌保護合作,信陽市將全力維護信陽毛尖的品牌權益。
近年來,在“三茶統籌”的戰略指引下,信陽市委、市政府聚焦強政策扶持、強品質提升、強品牌打造、強龍頭培育、強茶旅融合發展路徑,有效提升了信陽毛尖茶葉品質和市場影響力。截至2024年底,全市茶園面積達到216萬畝,茶葉總產量9.5萬噸,總產值170億元。信陽毛尖品牌價值達到80.3億元,連續15年位居全國前三位。這一系列成績的取得,充分展示了信陽市在推動茶產業高質量發展方面的決心和成效。
隨著春茶采摘的全面展開,信陽市政府誠邀廣大市民和游客走進信陽,體驗茶園的美麗風光,感受采摘的樂趣,共同品鑒這杯凝聚天地靈秀的春天恩賜。
責編:陶紀燕 | 審校:張翼鵬 | 審核:李震 | 監審:萬軍偉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