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財立方 記者 王寧寧】作為當前醫藥生物產業的熱點領域,2025年以來,干細胞臨床應用持續“破冰”,備受各方關注。
近日,河南省人民政府駐廣州辦事處(以下簡稱駐廣辦)在深圳舉辦了第三期政企對接會,共同交流干細胞臨床轉化、產業發展等方面的經驗和成果。
會上,河南省衛健委、省藥監局等相關主管部門工作人員,與壹加細胞治療集團、國藥控股深圳藥材有限公司、深圳人體密碼基因科技有限公司等生物醫藥企業開展面對面深度交流,并回應企業在審批流程、基金支持、人才引進等方面的具體訴求。
干細胞產業加速發展
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將“生物制造”納入未來產業重點培育方向,干細胞、免疫細胞作為生命科學領域的前沿方向,成為今年兩會的熱議話題。
從國內首個干細胞藥物艾米邁托賽注射液獲批上市,到海南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創新政策落地,2025年以來,干細胞應用持續破冰。
據全球管理咨詢公司麥肯錫綜合評估,在干細胞治療、基因治療等領域開展臨床研究的數量,中國穩居全球前列。經過多年努力,中國生物醫藥發展實現了從基本依賴仿制藥物逐步走向自主研制創新藥物的歷史性轉變,并呈現出日漸增強的發展勢頭。
當前,干細胞技術正處于基礎研究、臨床研究與產業化同步推進的階段。在該背景下,駐廣辦邀請河南省生物醫藥相關主管部門代表走進深圳壹加細胞治療集團,了解公司以細胞技術為核心,在慢性病修復、細胞存儲、定制檢測、腫瘤治療等領域的醫療服務,并在第三期政企對接會上,與多家大灣區生物醫藥企業代表開展面對面交流。
河南省人民政府駐廣州辦事處主任王宏偉在會上表示:“近年來,河南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態勢強勁,各地產業特色鮮明。參加本次政企對接會的企業也是各自行業領域的優秀代表,借此契機以促進政企間的深度交流。”
“河南生物醫藥產業有政策、有基礎”
隨著國內干細胞技術項目不斷落地,干細胞技術的臨床應用也正從“單點突破”向“全面鋪開”過渡。
今年2月,為將中原醫學科學城打造成為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細胞和基因治療研發、應用和產業化高地,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印發《促進中原醫學科學城細胞和基因治療產業高質量集聚發展若干措施》,從支持先行先試、成果轉化、項目集聚、做優做強4個方面提出9項針對性措施。
大河財立方記者現場獲悉,對接會上,鄭州金水科教園區、中原醫學科學城相關工作人員都進行了推介,鄭州金水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等基金公司的基金經理也來到了現場。
“深圳南山區匯聚深創投、高瓴等優質資本,中原醫學科學城也引入復健資本、國科嘉和、河南省生物醫藥母基金,雙方可聯合設立基金,重點投資細胞治療等交叉領域,如邁瑞醫療可依托河南基地覆蓋中西部基層醫療市場。”中原醫學科學城顧問都小伍在會上說。
目前,金水科教園區已有河南省迪康醫藥有限責任公司等300余家行業龍頭骨干企業,2024年實現營收約60億元;中原醫學科學城成立僅2年,已吸引了朗潤醫療、聯影醫療等龍頭項目落地,并與13家醫藥工業百強企業建立合作。
河南省藥監局藥品注冊處一級主任科員曹俊姿在會上對河南藥品監管政策做了詳細解讀,其中提到,河南優化了醫療器械注冊審批和藥品生產經營審批服務,簡化省外和進口已上市第二類醫療器械遷入河南省注冊申報程序,并已開辟省外生物醫藥企業落戶河南審批綠色通道等。
“河南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有政策、有基礎、有資源、有市場,潛力巨大,發展勢頭強勁。”河南省衛生健康委藥政食品處副處長翟偉表示,希望與會企業家找準應用場景,積極參與河南衛生健康事業發展,將優質科研項目和產業落地河南。
責編:劉安琪 | 審校:李金雨 | 審核:李震 | 監審:古箏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