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和生活方式的轉變,聽力損失問題已經成為全球性公共衛生挑戰。世界衛生組織數據顯示,全球約有4.66億人患有殘疾性聽力損失,其中我國聽力殘疾人數高達2780萬,居各類殘疾之首。巨大的市場需求為助聽器行業帶來了發展機遇,同時也對行業的技術創新和服務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5月24日至25日,由北京聽力協會主辦的“2025第九屆北京國際聽力學大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隆重舉行。大會涵蓋學術交流會、聽力行業展覽、行業研討會及會前會等多元形式,是一個集學術交流、行業展覽和國際交流于一體的聽力行業盛會。博音聽力技術(上海)有限公司攜全線產品矩陣、行業深度洞察及生態化戰略亮相本次大會,展現了國產助聽器的崛起力量。
亮點一:新品驚艷亮相,融合技術與人性關懷
在2025北京國際聽力學大會上,博音聽力著力展示的核心產品系列吸引了眾多目光。
“嘿,這個好,看著像耳機,聽的清,好使!”
已經“聽不清”五六年的徐叔叔(化名)總過不了心里那道坎——“戴助聽器吧,人家就覺得我老了,不中用了。不戴吧,出去總愛打岔。慢慢就只聽不說,人家還以為我不愛搭理人。”
在試戴通透精靈后,徐叔叔對其“耳機”的外觀很滿意——“戴上這個,沒人笑話也沒人打聽。”
“通透精靈·星辰”助聽器具備智能降噪功能和場景優化能力,能夠捕捉用戶所處環境的聲音特征并一鍵調整參數,有效解決輕中度聽損用戶在復雜場景下的聆聽痛點。其外觀與普通藍牙耳機無異,大大降低了佩戴者的心理負擔。
“聽到了,聽清你說話了。多少年沒聽這么清楚了。”
“和他說話費勁著呢。喊著說吧,又嫌我態度不好。實在怕吵到家里人就微信打字說,跟地下黨發電報似的。現在好了,我不用扯著嗓子喊了,正常說話他就能聽到了,小孫子也能安靜寫作業了。”
展會現場,陳叔叔(化名)試戴博音助聽器“宋聽”系列后,與徐阿姨(化名)如是說。
據了解,宋聽RIC系列助聽器搭載了博音聽力傾心打造的云聽芯片,可以實現多維度聲學補償和個性化聲音定制,服務于輕度、中度和重度聽損人士。
更重要的是,“宋聽”通過與博音聽力旗下“聽力地球”3.0生態系統無縫對接,打造了一個自適應的智慧互聯網絡,使助聽器不再是一個孤立的“小耳朵”,而是智能生活的一部分。
同時,博音聽力還展示了其獨家代理的GN旗下品牌音騰剛剛推出的“歡悅”系列。音騰歡悅助聽器搭載的創新技術可以幫助聽損人士專注于想要聆聽的對象,聽見更多聲音細節,同時保留周圍的聲音以帶來趨近于自然的聆聽體驗。
據了解,音騰歡悅支持免提通話的型號,可直接接通來自 iPhone、iPad和兼容的Android等移動設備的來電,這將為通話的便捷性與穩定性提供更多保障。
亮點二:AI賦能,產學研用深度融合引領行業進步
在學術論壇上,華東師范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桑晉秋教授分享了《AI多模態交互與聽覺認知的跨模態探索》。
數據顯示,全球聽力損失人群超過20%,隨著老齡化加劇和現代生活方式改變,預計到2050年將增加到25 億。桑晉秋教授指出,AI賦能音頻交互與聽覺認知具有開創新型的助聽器感知增強算法、促進助聽器驗配產生新一輪的變革、改善助聽器的接受度和康復效果、形成國內領先的聽力增強創新生態圈等現實意義。
桑晉秋教授聚焦AI多模態交互與聽覺認知的跨模態核心議題,闡釋人工智能技術如何助力國產聽力設備進一步拓展技術邊界,及依托與博音聽力共建的“AI音頻交互與聽覺認知聯合實驗室”進行的最新研究探索,以期通過人工智能賦能聽力健康行業進步,讓更多聽損人士共享AI發展成果。
據介紹,2025年3月3日,華東師范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與博音聽力宣布攜手共建“AI音頻交互與聽覺認知聯合實驗室”。這一合作標志著雙方在聽力健康領域邁出了重要的一步,為AI技術的創新注入了新的活力。
桑晉秋教授表示,AI音頻交互與聽覺認知的跨學科探索已經成為當今亟需聚焦的時代課題。“校企合作讓我們在技術研發上更具前瞻性和實用性,AI賦能將推動整個聽力健康行業邁向新的高度。”
亮點三:圓桌論壇,直面行業痛點探討驗配必要性
在“助聽器驗配:剛需還是偽命題?”圓桌論壇中,博音聽力的代表與行業專家、資深學者一起坐而論道,直面行業痛點,深入探討驗配的必要性,并給出來自博音聽力的解決方案。
博音聽力副總經理、批發事業部負責人張智理闡釋了在聽力行業中驗配服務的必要性。張智理表示,助聽器是個講究“三分產品、七分驗配”的行業。張智理說:“圓桌論壇為聽力行業提供了一個交流和解決問題的平臺,通過探討驗配的必要性,能夠讓更多人認識到科學驗配的重要性,規范市場秩序發展。”
“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論壇討論,為行業的健康發展貢獻力量,讓更多聽損患者能夠得到專業、科學的驗配服務,從而可以走出無聲世界,更好地工作和生活。”
亮點四:全鏈產品線與品牌矩陣,構建強大產業布局
從“唐潮”、“秦風”、“漢韻”再到“通透精靈·星辰”、“宋聽”及“鳴心”系列等,都見證著博音聽力在國產自研醫療級助聽器道路上的砥礪奮進。
博音聽力自2019年6月成立以來,始終以產業報國和提升全民聽力健康為己任,堅持自主創新,已形成包括云聽SiP芯片、醫療級助聽器在內的全鏈產品線,旗下擁有博音助聽器、貝聆美、伯朗耳、鉑茵四大品牌矩陣和全國加盟服務中心——聽力地球助聽器全國連鎖服務聯盟。目前,聽力地球門店已突破300家、遍布24個省、123個城市。
博音聽力董事長兼CEO江顯全(左)
博音聽力董事長兼CEO江顯全表示,博音聽力全鏈產品線和豐富的品牌矩陣是博音聽力的核心競爭力之一,能夠滿足不同程度聽損人士的需求,為打造“您身邊的驗配專家”奠定了堅實基礎。江顯全說:“我們希望以此為基點,不斷開拓市場,以期實現24小時線下驗配服務,提升聽損人士的聽力健康水平,從而提升生活質量。”
亮點五:海外拓展,中國智造惠及全球
博音聽力以性能優質、性價比高的產品以及專業而溫暖的服務,致力于在海外走出一條中國智造惠及全球的聲聲不息之路。
博音聽力美國公司總經理Robert Xiong博士表示,海外市場是博音聽力全球化布局的重要方向之一,博音聽力的產品和服務在海外已經得到了一定的認可,未來將繼續加大海外拓展的力度。“博音聽力不僅要服務好國內的聽損用戶,也要讓中國智造的助聽器惠及全球更多的聽損人士,為全球聽力健康事業做出博音貢獻。”
亮點六:展區體驗,科技溫度與人文服務完美結合
博音展臺設置了場景體驗專區、聽力檢測專區等,由經驗豐富的聽力專家坐鎮,為觀眾提供免費的聽力檢測服務。通過精準的檢測,不僅幫助觀眾了解自身的聽力狀況,還能根據測聽結果試戴產品,讓觀眾感受到博音聽力對每一位用戶的細致關愛。
來訪博音聽力的行業專家表示,“博音聽力展區的設置體現了對用戶的關懷,通過這種體驗式的服務,能夠讓用戶更直觀地感受到產品的優勢。”
聽損兒童的繪畫義賣為博音聽力的展位增加了公益的色彩。自成立以來,博音聽力始終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投身于公益事業,希望通過捐贈助聽器等方式,為經濟困難的聽力殘疾群眾提供實實在在的幫助。
以啟動近一年的“益耳行動-博音愛耳公益”百場活動為例,博音聽力依托旗下聽力地球的300多家門店得以在全國范圍順利開展126場,覆蓋超18個省(含自治區、直轄市)、29個城市。
聽力地球總經理劉歡(左二)
“益耳行動—博音愛耳公益”百場活動負責人、博音聽力旗下聽力地球總經理劉歡說:“聽力健康關乎每一個人、每一個家庭,讓我們從自身做起,養成科學用耳習慣,共同營造一個關注聽力健康的美好社會。”
博音聽力:聽美好聲音 享幸福生活
研究表明,聽力損失不僅影響個體的聽覺感知,更會對其語言發展、認知能力、心理健康、社會交往等方面造成深遠影響,給個人、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負擔。數據顯示,我國老年人群的助聽器佩戴率卻不到5%,遠低于發達國家水平。
然而在實際生活中,大多數的聽損老人因怕拖累子女,或因自尊而拒絕承認聽力問題。他們不是“耳背”,只是不想成為子女的負擔。這種現狀既反映了聽力健康意識的不足,也凸顯了優質聽力解決方案的稀缺。
如何通過科學有效的手段,避免老年人陷入交流“孤島”——助聽器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正如江顯全說的那樣,“助聽器產品+專業的驗配服務+人文關懷的溫度,才能給聽損人士帶來更好的用戶體驗。科技與人文服務的結合是博音聽力一直以來的追求,我們希望通過這些舉措,讓更多人關注聽力健康,‘聽美好聲音,享幸福生活’。”
【免責聲明】【廣告】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