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AI離我們的工作和生活越來越近,如何讓職工了解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場景?今天,以“智鏈未來 才聚浦東”為主題的 2025 第七屆浦東新區人工智能創新應用競賽正式啟動。今年的比賽首次設立“個人+項目”雙賽道,在個人賽道中,不僅面向專業人群開展競賽,也面向各行各業的在職職工進行普及性測試,讓AI更好賦能百業千企。
本屆競賽由上海市總工會指導,浦東新區總工會、浦東新區科技和經濟委員會、浦東新區教育局、浦東新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上海浦東創新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張江(集團)有限公司、上海浦東科創集團有限公司等多部門聯合主辦,旨在深化人工智能技術創新與產業應用,構建“訓賽證用”一體化生態,為浦東打造人工智能產業高地注入新動能。
據統計,前六屆競賽累計吸引近 30 萬職工參與,逾150 項目入選組委會推薦名錄,60個項目進入國有資本基金被投儲備庫。在往年競賽的基礎上,本屆競賽通過“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多方協同”的模式,從6月持續至9月,競賽將陸續開展專家研討會、項目征集、在線競答、參訪交流、校園科技節、總決賽等多個環節。
本屆競賽創新設立“個人賽道 + 項目賽道”雙軌并行模式,實現人才與項目的雙向引流,既保障了競賽的專業高度,又拓展了覆蓋廣度,有利于在更大范圍內營造濃厚的科技創新與應用氛圍。
個人賽道細分為專業人群賽組和普通職工賽組:專業人群賽組聚焦 AI 算法、軟件開發等核心技能,通過限時答題考察選手實操能力;普通職工賽組則以AI基礎知識、典型應用場景、倫理安全常識及對社會經濟的影響等等普及性內容為主,吸引各行業職工參與,推動AI技術全民認知。
項目賽道以“AI + 應用服務”為核心,覆蓋生物醫藥、金融科技、社會治理等重點領域,鼓勵參賽團隊圍繞通用人工智能技術打造創新場景解決方案。值得關注的是,本屆競賽還引入了先導產業與硬核產業的鏈主企業深度參與賽事組織,為參賽團隊提供技術交流、場景對接等支持,切實提升競賽的產業契合度。
值得一提的是,本屆賽事新增上海張江(集團)有限公司、上海浦東科創集團有限公司為主辦單位。前者作為張江科學城建設主力,憑借成熟園區運營經驗與創新生態,能為參賽項目提供廣闊產業對接平臺,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與成果轉化。上海張江(集團)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人工智能產業離不開人才的創新,更需要與底層產業資源相結合。將本屆賽事引入張江科學城,一方面激勵園區的企業和個人參賽,讓更多企業、人才擁抱AI。另一方面,也將競賽引入園區企業的生產場景中,以競賽的形式促進交流,讓技術和園區產業更加契合,推動人工智能賦能百業。
上海浦東科創集團有限公司作為重要科技創新投資服務平臺,可依托資金與專業優勢,為項目提供全周期金融服務和全方位孵化支持。兩者作為本屆賽事新增的主辦單位,進一步強化了競賽的產業支撐和資源整合能力。
此外,作為競賽的重要配套,浦東新區人工智能創新應用服務聯盟今年新增多家鏈主企業和專業機構成員,并持續深化服務內涵,為參賽者提供產業政策解讀、資本對接、人才服務等一站式支持。
即日起,賽事報名通道正式開啟。組委會將通過“以賽興業、以賽納才、以賽取證、以賽引資”四大維度,全方位助力參賽者實現技術突破與產業價值轉化。賽事組委會負責人介紹:“今年進一步優化了競賽獎勵機制,優勝者將有機會享受人才服務綠色通道,優先推薦申報上海市‘五一勞動獎’‘浦東工匠’‘明珠計劃’人才等榮譽。”
【免責聲明】【廣告】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