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7月14日(記者 成琪)7月12日,“文津二十年 好書中國行”廣東站活動在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盛大開啟。本次活動由國家圖書館聯合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佛山市圖書館、清遠市圖書館、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和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等單位共同舉辦。文津圖書組委會秘書處負責人、國家圖書館社會教育部副主任李楠,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副館長徐玉蘭等出席活動。
數字資源捐贈現場 主辦方供圖
活動當天,“天光云影 一廿之間——文津圖書評選推廣活動二十周年回顧暨第二十屆文津圖書展”開展,展覽以時間軸為主線,通過展板與實物陳列展示文津圖書的文化價值;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記錄工作成果展則通過線上線下聯動的方式,讓觀眾多角度感受廣東醒獅、粵劇等非遺技藝的傳承脈絡;“銘記英雄——飛虎隊在廣東”歷史圖片展用百余張珍貴影像還原南粵大地的抗戰記憶。
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展覽 主辦方供圖
同日下午,國家圖書館聯合佛山市圖書館,邀請佛山本土作家岑孝賢攜第十九屆文津圖書《雄獅少女》,以“醒獅躍書海”為主題,講述了非遺文化與少女成長的青春敘事。活動將醒獅表演融入分享會,舞臺上騰躍的獅頭與書頁間的文字形成呼應。
活動中,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和國家圖書館代表,共同向佛山市圖書館捐贈文津圖書數字資源包,向清遠市圖書館捐贈“文津書架”,為基層讀者送去300余冊文津精品圖書。此次捐贈既是優質文化資源下沉基層的務實之舉,也是推動區域文化協同發展的創新探索。
清遠市圖書館捐贈的文津書架 主辦方供圖
本次活動還邀請了第二十屆文津圖書《為國鑄盾:中國原子彈之路》作者榮正通為讀者獻上了一場名為“追根溯源:中國核武器研制的艱辛歷程”的講座。通過1945-1984年關鍵歷史節點,揭秘國防科技工作者“干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的奉獻精神。現場設置的簽售環節與“共讀閱章”小紅書打卡活動,吸引眾多讀者踴躍參與。
自2004年設立以來,“文津圖書”已經成為全民閱讀領域的標桿品牌,不斷創新閱讀服務方式,加強與圖書館界、出版界深度合作。據悉,“文津二十年 好書中國行”活動還將繼續奔赴浙江、寧夏、江蘇、遼寧、福建等地區,與更多圖書館、出版社攜手,推出主題多元、形式多樣的閱讀活動,讓全國各地讀者感受文津圖書的魅力。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