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北京簋街最具代表性的地標性餐飲品牌之一,胡大飯館自1999年創立以來,始終堅持“守正創新、甄選食材、品質至上、持續精進”的產品理念,成為無數食客心中的“排隊神店”。而隨著餐飲消費趨勢的變化,胡大餐飲也積極擁抱線上平臺,尤其是近期平臺在消費激發上的加碼,為品牌帶來了顯著的經營提升,實現收入和利潤雙增。
北京胡大餐飲副總經理張勝滔在接受采訪時表示,2025年4月至6月期間,胡大在外賣平臺上的訂單量和收入實現快速增長。以淘寶閃購平臺為例,胡大單店日均營收環比增長15%,利潤也增長顯著。
靠品質贏得口碑,胡大借助線上平臺打開新市場
作為一家扎根在北京歸結的本地特色餐飲品牌,胡大飯館始終堅持“做好品質的特色餐飲”的理念。張勝滔坦言,胡大始終保持優質的服務和體驗,并保證餐品品質。在經歷過疫情后我們也在嘗試新的經營思路,決定啟動外賣業務,并且把外賣視為品牌流量入口和重要的宣傳渠道。
“我們把外賣平臺當作一個全域經營的重要補充,讓不同消費渠道的顧客都能搜索到我們這個品牌。”張勝滔說,“在人員不增加、門店面積不變的前提下,通過外賣實現單量提升,從而帶來利潤增長。”
張勝滔介紹,胡大的堂食門店集中在簋街,四家門店日均接待顧客超6500人,在夜宵高峰時段,人氣火爆的時期顧客排隊時間普遍在3小時。很多游客從外地來北京旅游,慕名而來,但人氣太旺了,一些游客因時間因素無法太久等待,只能遺憾離開。”
“外賣的上線,補充了因人氣旺盛造成的堂食供給難題。”張勝滔表示,“對于那些不想排隊、時間緊張的顧客來說,外賣也成為體驗胡大味道的重要方式。尤其是在夜宵場景下,很多人選擇打包回酒店吃,既節省時間,又能滿足口腹之欲。”
“我們的顧客群體中,25-39歲顧客占比比較高,外賣用戶的年齡結構更年輕一些,集中在18-35歲之間。”張勝滔介紹,“外賣不僅服務于本地居民,也承接了大量外地游客的需求。我們70%的外賣訂單來自周邊酒店,很多游客白天逛完景點,晚上打包回酒店吃小龍蝦。”
政策東風激活市場消費活力,胡大打造匠心餐飲增長樣本
7月16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提出,做強國內大循環是推動經濟行穩致遠的戰略之舉。隨著新型服務業市場的快速擴容,消費正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
在這一背景下,餐飲行業也在積極探索新的增長路徑。作為北京簋街最具代表性的地標性餐飲品牌之一,胡大飯館借助淘寶閃購和餓了么的“補貼+返傭+推廣”組合支持,打開線上平臺的增長空間,成為平臺與商家協發展,助力消費回暖的典型案例。
針對平臺與商家關系,張勝滔表示,淘寶閃購不僅給到了補貼,此外還給了很多品牌曝光的支持。“我們現在基本不需要自己投流,平臺給的支持力度非常大。”張勝滔表示,平臺的“返傭+大促活動+線下推廣資源”的組合,為商家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好。
他舉例表示,平臺通過地鐵廣告、樓宇門禁廣告、公交站等線下流量資源,幫助商家擴大品牌影響力。“比如7月初的地鐵廣告投放,覆蓋了北京1、2、10號線等客流量密集的線路,日均觸達幾十萬人群,投放期間整體曝光量達到560萬人次,有效提升了品牌觸達和消費轉化。”
此外,平臺在活動規則和補貼策略上也更加靈活,會根據商家反饋不斷優化。“我們不是被動接受活動,而是可以根據預算和目標,選擇是否參與,平臺也會傾聽商家意見,不斷優化活動資源和補貼力度。”
針對近期市場上某平臺出現的“0元購”“低價自提”等極端促銷行為,張勝滔明確表示,胡大不會參與此類活動。“從我們角度來看,這些行為并不利于品牌的長期發展。”張勝滔指出,“0元購到店短期內可能帶來轉化,但對品牌認知沒有幫助。我們堅持品質為先,不會為了短期銷量犧牲產品標準。”
他認為,一味打低價戰不僅擾亂市場秩序,也可能導致食材降級、服務縮水,最終影響顧客體驗。“顧客花錢,就是應該獲得好口味、高品質和合理價格的商品。我們更愿意借助平臺的資源和消費補貼,提升品牌曝光和用戶觸達,為品牌帶來新的增長。”
【免責聲明】【廣告】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