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創新藥價值重估的一年,對創新藥行業發展歷程具有里程碑意義。
據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報道,政策面上,2025年上半年,國家藥監局批準了43款創新藥,其中國產創新藥多達40款,同比增長59%,創歷史同期新高。這顯示,政策重心已從單純的“控費”轉向“支持創新”。
在國際化進程上,中國創新藥對外授權交易呈現爆發式增長。根據國家醫保局在7月1日的介紹,2024年中國創新藥對外授權交易額超500億美元,中國藥企完成了超過90筆海外授權的交易。醫藥魔方最新統計顯示,僅2025年上半年,中國創新藥的對外授權交易超越2024全年的BD交易規模,刷新歷史紀錄。
受多重利好因素影響,創新藥板塊持續走強,成為資本市場的焦點。康弘藥業的市值已近400億,年內股價漲幅超過100%,逼近歷史新高。那么,如何看康弘藥業的估值呢?
根據康弘藥業今年上半年的半年報,公司上半年營業收入24.54億元,同比增長6.95%;凈利潤7.3億元,同比增長5.41%。
市盈率、市凈率以及PEG是觀察投資價值維度的三大指標?岛胨帢I的動態市盈率,30倍出頭,僅相當于國內龍頭恒瑞醫藥的一半。市凈率4.52倍,同樣是恒瑞醫藥的一半。一般來說市凈率較低的股票,投資價值較高。
PEG即市盈增長比率,由公司的市盈率(PE)除以3或5年的凈利潤復合增長率得出,PEG小于1仍舊處于價值投資的“擊球點”。2021年到2024年四年時間,康弘藥業的年化凈利潤增速為100%,PEG更是遠遠低于1。
最關鍵在于康弘藥業自身結構的四大維度奠定了未來成長性,打牢了利潤增長的基石。
成長性維度之一:“國產創新藥”之光的一次迭代
康柏西普是康弘藥業的王牌產品,年銷售額已達20億規模且持續高速增長,RVO納入醫保驅動未來兩年持續增長。作為中國首個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抗VEGF(血管內皮生長因子)融合蛋白類生物藥,其成功歷史貫穿了研發突破、市場顛覆與國際開拓的全鏈條,在世界眼科生物制藥領域,成為國產創新藥實現從“跟跑”到“并跑”跨越的典范。
成長性維度之二:基因藥產能釋放撐起商業化想象
今年上半年,康弘藥業在研的基因治療藥物KH631已進入臨床Ⅱ期,中美臨床試驗工作持續推進,中國Ⅰ期臨床試驗部分成果已于2025年5月在美國視覺和眼科研究協會(ARVO)2025年年會上分享。
基因藥物研發周期長(通常10年以上)、投入大(單款藥物研發成本超10億美元),但臨床需求迫切(如罕見病、癌癥等)。其生產具有技術壁壘高、工藝復雜、個性化需求強等特點,長期以來受限于產能不足的瓶頸。若產能不足,即使藥物獲批,也可能因“有需求無供給”而錯失市場機會。產能釋放能讓企業快速響應商業化訂單,覆蓋已獲批適應癥的患者群體,并為新增適應癥(如從罕見病向常見病拓展)儲備供給能力,避免因產能不足制約增長。
康弘藥業基因藥物生產基地項目已于今年上半年完成主體封頂驗收,預計2026年1月正式投產。建成后將用于開展基因治療藥物的臨床研究樣品和商業化產品生產。基因藥物生產基地將實現基因藥物產業化,增強康弘藥業在供應鏈安全、成本控制、商業化速度、技術壁壘和行業影響力等方面的綜合實力,在加速研發成果轉化,縮短在研藥物上市時間的同時,為后續基因藥物管線的開發提供保障,促進包括商業化在內的企業盈利能力提升。
另外,中成藥產業方面,子公司濟生堂醇提智能化生產車間也已進入試運行階段,實現從藥材投料到濃縮干燥的全過程自動化運行。通過DCS自控系統智能化原料提取,啟動MVR濃縮器與提取系統信號聯系進行藥材溶液二次濃縮,比傳統的單效節能模式節能89%以上,與純電蒸發器比較節能62%以上。車間采用液相與液相相通,氣相與氣相相通的設計方式,每批次產品生產可節約四分之三以上的氮氣,成為兼具成本優勢與環保效能的先進制造平臺。
未來成長性之三:破局紅海的“仿制+創新”雙輪驅動
6月30日,國家藥品評審中心官網顯示,康弘藥業的利非司特滴眼液(商品名:朗悅明)以3類新藥在中國獨家上市,為干眼治療提供新的選擇。據華經產業研究院研究報告顯示,2024年國內干眼藥物市場規模達到47.9億元,2020-2024年復合增長率達16.17%,為干眼藥物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場空間。
由于原研藥Xiidra長期處于獨家供應地位,價格居高不下,利非司特滴眼液的仿制難度大,對分子結構的穩定性、靶向性要求極高,稍有偏差便可能導致藥效大打折扣。作為全球首個治療干眼體征和癥狀的處方藥,其化合物專利直到2024年底才在中國到期。此前,盡管國內眾多藥企對攻克這一“難題”充滿期待,但由于在制劑穩定性控制、生物利用度匹配等技術環節面臨重重挑戰,導致仿制工作屢屢受挫,進展緩慢。
正是基于創新基因,康弘藥業完成了仿制藥領域突破。研發的5%利非司特滴眼液(朗悅明)以3類新藥身份獲批上市,一舉成為國內首個該品種仿制藥。更以充足靈活的供應體系,以及未來潛在的市場覆蓋,使該藥物的可及性得到了極大增強。
在眼科的優勢治療領域之外,康弘藥業通過聚焦新型作用機制與關鍵靶點布局,開發具備差異化優勢的創新藥,精準切入精神神經疾病治療領域的臨床未滿足需求。
這些進展清晰地表明,康弘藥業在精神神經領域已經建立起了一條極具潛力的創新藥管線,創新實力正伴隨研發管線的梯度推進持續釋放。
未來成長性之四:ADC新藥突圍,精準卡位全球腫瘤賽道
康弘藥業在腫瘤治療領域積極布局,通過自主研發構建了涵蓋基因治療、合成生物學及ADC的研發體系,開發具有創新作用機制和克服耐藥潛力的抗腫瘤藥物。
3月27日,公司申報的注射用KH815的I期臨床試驗申請獲得澳大利亞人類研究倫理委員會批準。作為全球第一個進入臨床試驗的新型雙載荷(dual-payload)抗體偶聯藥物(ADC),備受業內關注。KH815通過雙毒素載荷與多機制協同,不僅提升了單藥療效,更為克服現有耐藥難題提供了新策略。其臨床前數據為后續轉化研究奠定了堅實基礎,有望成為實體瘤治療領域的下一代突破性候選藥物。
從康柏西普的持續領跑,到基因藥物基地的產能蓄勢,從利非司特滴眼液的市場破局,到KH815在ADC領域的全球領先,康弘藥業的成長邏輯始終錨定于創新的本質。在創新藥價值重估的浪潮中,其以遠低于1的PEG、扎實的管線梯隊與不斷釋放的商業化潛力,構建起兼具安全性與成長性的投資價值坐標系。
未來,隨著各領域創新成果的持續落地,康弘藥業不僅將實現自身業績的跨越式增長,更將以中國創新藥標桿的姿態,在全球生物醫藥的競技場上書寫屬于東方的創新傳奇。
【免責聲明】【廣告】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