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5名財經記者向和訊講述2009 | 給記者敬酒![]() |
張伊/文哥本哈根:新一輪的“蝸牛”馬拉松
12月7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第15次會議,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拉開序幕。讓我們隨原《財經》雜志記者李虎軍,一起了解哥本哈根談判幕后的博弈。
縮水版協議是“蝸牛”馬拉松休息站
這一次的哥本哈根氣候會談風波不斷,先是東道國丹麥秘密談判文本的泄露,后是哥本哈根氣候大會主席赫澤高的突然辭職。談判一波三折,舉步維艱。直到最后中國總理溫家寶和美國總統奧巴馬的出席,會議才有一絲進展。
哥本哈根當地時間12月19日上午,大會宣布達成“草案決議”,稱各方同意“注意2009年12月18日產生的《哥本哈根臨時協議》”。與此前國內外各大媒體和專家的預測相符,此次哥本哈根氣候會議達不成一個公平、公正、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協議。但《哥本哈根臨時協議》仍舊令很多觀察人士感到失望,文件并未規定及2020年任何國家或全球的溫室氣體減排目標,也未涉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資金援助的分配問題,更是缺乏法律約束力。
會前,李虎軍向和訊網表示,相關人士的普遍預測是說,會議可能會達成“縮水版”的協議。氣候談判從巴厘島之后兩年,進展非常緩慢。針對發達國家的態度,甚至有人稱在曼谷的談判是一種倒退。這種情況下,哥本哈根是不可能像以前預想得那樣把什么都解決了。但不管怎么說,現在各個國家政府的國際社會壓力比較大。如果在哥本哈根徹底談崩了,那么政治人物回家也難以交代。所以說談判取得一些結果,但是不會像期望的那么好,更具體地一些措施要到2010年才能談完。[詳細]
來龍去脈LAILONGQUMAI
起因
|
![]() | |
進展
|
| |
前途
|
|
![]() |
|

“大會開始第一天我不高興,第二天是很不高興,今天是非常的不高興。”
——中國代表團副團長蘇偉
2009財經風云事件
金融證券JINRONGZHENGQUAN
政經民生ZHEGNJINGMINSHENG
產業經濟CHANYEJINGJI
公司傳奇CHONGSICHUANQI
制作團隊:馬明超 朱雅娜 陳婧 王磊 董文 趙黎 |
其他策劃QITACEHUA
媒體聯盟MEITILIANME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