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5月中旬,中共中央在京舉行工作會議,重點討論國家計委提出的《第三個五年計劃(1966-1970)的初步設想》,但是后來,根據毛澤東“備戰、備荒、為人民”的指示和國際形勢日趨緊張,國家計委于1965年7月21日向周恩來匯報了調整和修改后的第三個五年計劃初步設想。[詳細]
-
1966年:“三五”計劃實施 文化大革命全面發動
1966年,正當我國基本完成調整經濟的任務,開始執行發展國民經濟第三個五年計劃的時候,“文化大革命”發生了。
- [起步] 中央集中力量解決吃穿用問題 經濟調整基本完成
- [遇阻] 文化大革命突然暴發 “三五計劃”執行遇阻
- [推行] 全軍貫徹“五七指示” 文化大革命確立理論基礎
- [影響] “三線”建設步子過急 對經濟協調發展造成后遺癥
-
1968年:知青上山下鄉
文化大革命爆發后,學生“停課鬧革命”和大學停止招生,使應屆大中學生不能正常畢業、升學,經濟的停滯不前又使得城市就業問題空前嚴重。在極“左”思想影響下,學生又被當作“再教育”的對象。
- [發端] 中央在《綱要》中提出城鎮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口號
- [高潮] 毛主席下達指示 掀起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高潮
- [回歸] 中央認識到知青下鄉諸多問題 回城浪潮爆發
- [探索] 上山下鄉歷史體現出探索中國社會主義道路艱難
-
1970年: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
1970年4月24日,我國自行設計、制造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由“長征一號”運載火箭一次發射成功。
紅衛兵
毛主席語錄
毛主席語錄
勞動最光榮
“萬歲不離口,語錄不離手”
“萬歲不離口,語錄不離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