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朱藝藝 上海報道
1月18日,新三板掛牌的熊貓乳品(832559.OC)披露關于股票暫停轉讓的進展,除了股票繼續暫停轉讓,其中提到,1月8日,董事會決議通過了公司終止首次發行股票并上市的申請并撤回申請文件的議案,其在1月10日向證監會遞交了終止上市并撤回申請文件的申請。
這一舉動,也讓其成為2019年首家IPO撤單的企業。
“基于經營發展戰略需要,經過審慎研究,公司決定調整上市計劃”,在公告中,熊貓乳品這樣解釋撤回申請的原因。1月22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接近熊貓乳品的有關中介人士了解到,其主動撤單,和最近IPO審核的大環境有關。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致電熊貓乳品證券事務部,至截稿時,未獲得答復。
醞釀兩年終撤回申請
從溫州蒼南走出的“熊貓”品牌始于1956年,2010年獲評為“浙江老字號”,其主要產品為熊貓牌甜煉乳、淡煉乳、奶酪、植物蛋白飲料,其客戶包括香飄飄(603711.SH)、蒙牛乳業、達能乳業、江中食療等。
據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統計,2016 年熊貓乳品的煉乳產品銷售規模僅次于雀巢,是國內市場第二大煉乳品牌。
回顧熊貓乳品的A股上市之路,早從兩年前就開始醞釀籌劃。
2015年5月,熊貓乳品掛牌新三板,到了2016年10月11日,其向浙江證監會報送上市輔導備案材料,過后一天,其又公告披露,與中信建投簽署了關于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的合作協議,正式啟動IPO進程。
2018年11月12日,熊貓乳品向證監會報送了IPO申請文件,擬登陸上交所,發行股票不超過3100萬股,預計募集資金6.21億元。
2018年11月16日,其IPO申請獲得證監會受理,并在2019年1月2日收到了證監會下發的《中國證監會行政許可項目審查一次反饋意見通知書》。
那么,為何經過重重準備,熊貓乳品還是主動暫停了A股上市之路呢?
“現在IPO的門檻太高了,風向標也不是很明確,很多企業都因為各種原因主動撤回材料了”,對于熊貓乳品主動撤回IPO申請材料,1月22日,一位從事新三板業務的投行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指出。
此外,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接近熊貓乳品的有關中介人士了解到,主要原因還是和IPO審核的大環境有關,其還透露,“公司當時報的時候就想推遲一下進展”。
擴充產能待解
根據招股書,熊貓乳品近些年的業績增長平穩。
2015-2017年及2018年上半年,熊貓乳品的營業收入分別為3.66億元、4.09億元、5.34億元、2.59億元,凈利潤分別為7432.02萬元、8539.98萬元、8796.08萬元、4756.31萬元。
不過,有乳業行業人士分析認為,近年來國內煉乳產銷量平穩,熊貓乳品未來業績增長空間可能有限。
那么,熊貓乳品的護城河在哪里呢?
從相關動作可以看到,熊貓乳品擬通過合資成立公司及對外收購,進一步延伸產業鏈,擴充產能,不過目前來看,似乎仍是待解之謎。
2019年1月4日,熊貓乳品公告稱,擬與瑞安百好乳品廠共同出資設立合資公司,其中熊貓乳品出資553.85萬元,持股51%。
值得注意的是,因籌建上述合資公司,熊貓乳品從2018年1月11日起暫停轉讓至今,累計停牌已接近1年,目前仍無進展。
無獨有偶,2018年初開始,熊貓乳品還計劃收購東營安和乳業有限公司51%股權,以拓展上游業務,但最終雙方因在轉讓價格等關鍵條款上未達成一致意見而作罷。
此外,此番沖擊IPO,熊貓乳品擬募資6.21億元,將用于蒼南年產3萬噸濃縮乳制品生產項目、濟陽二期年產2萬噸濃縮乳制品項目及營銷和應用中心建設,其目的,也是希望“對現有產能的擴充和現有產品的豐富,擴大市場份額,并新增奶酪、奶油生產線,使公司成為多元化乳制品供應商”。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