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不到半年就談妥?日美達成貿易協定框架協議并爭取在9月簽署
美國的汽車關稅“大棒”似乎奏效了,談判啟動不到半年,日本和美國宣布,已就雙邊貿易協定的大框架達成了共識,爭取于今年9月份召開聯合國大會期間正式簽署協議。此外,日本不僅要下調農產品(000061)等關稅,還要買美國玉米。
當地時間8月25日,在法國西南部比亞里茨舉行七國集團(G7)峰會期間,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和美國總統特朗普召開聯合發布會宣布了上述消息,特朗普稱,雙方已就農業和電商等內容達成了框架協議,爭取于9月份召開聯合國大會期間正式簽署協議,今年的會議將于9月17日拉開帷幕。
不過,日美雙方并未宣布框架協議的具體內容。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在發布會上稱,框架協議由農業、工業和數字貿易組成,他重點介紹了農業領域的內容,關稅將獲得實質性的下調及一些零關稅待遇,“日本是美國第三大農產品市場,目前日本從美國進口的農產品價值為140億美元,貿易協定將帶來70億美元的出口增量。將惠及牛肉、豬肉、小麥、奶制品等等美國農產品,目前日本進口20億美元的美國牛肉,新的貿易協定將使美國牛肉更有力地與TPP參與國及歐盟進行競爭。”萊特希澤表示。
那么關稅下調幅度為多少?據媒體報道,日本將把針對美國農產品的關稅下調至與CPTPP同等的水平,美國牛肉的關稅將從目前的38.5%分階段下降至9%。
此外日本還要買入大量的美國玉米,“我和安倍都認為目前美國玉米出現過剩的局面,這是因為中國不買了。安倍說日本愿意下大單買入美國玉米。”特朗普說。對此,安倍晉三表示,美國玉米的采購應該將由日本的私人部門來完成。
這意味著啟動磋商不到半年,日美貿易協定將有望取得正式的成果。今年4月17日,兩國正式啟動貿易談判的首輪磋商。兩國于去年9月26日發布的聯合聲明稱,兩國將啟動貨物貿易協定(TAG)談判。至于日本“從了”美國同意開展雙邊貿易協定談判,是因為美國高舉汽車關稅“大棒”,以此施壓來換取日本在農產品等方面給予美國更多的進口優惠。有關汽車關稅,特朗普8月25日明確表示,對于日本的汽車關稅將維持不變。
在談判初期,日美的分歧其實非常大,一方面日本將CPTPP等的標準視為談判底線,而美國則視為起點。但隨著CPTPP、日本與歐盟的經濟合作協定(EPA)自去年底以來相繼生效,有跡象顯示,美國農產品在日本市場的份額開始遭到擠壓,美國國內相關利益團體怨聲四起,相關分析指出,這促使美國政府急于在農產品談判方面取得成果。
鑒于上述宣布,美國內相關利益團體已表示“喜大普奔”,美國豬肉生產者委員會(NPPC)8月25日發布聲明稱,對日美達成框架協議表示祝賀,還引用相關論文稱,受益于此,美國對日出口豬肉規模將從2018年的16億美元,在未來15年將增長至22億美元。
若日美成功于9月17日在紐約召開的聯合國大會期間簽署協議,那么預計10月后,日本將就此召開臨時國會完成相關國內流程,日美貿易協議有望于今年年內正式生效。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