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前,美方已經于10月18日開始,對歐盟方面“空載重量超過30000千克的新飛機和其他飛機(軍用飛機或其他軍用飛機除外)”開征10%關稅產品。 ]
世貿組織(WTO)的最新判決剛一出爐,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就發聲明宣布自己在“美國訴歐盟補貼空客案”(下稱“DS316案”)中再次取得勝利,并對歐盟發出了新一輪關稅升級威脅。
日內瓦時間12月2日下午, WTO正式駁回了歐盟的申訴,這是WTO專家組第二次駁回歐盟在合規方面的申訴。
此前歐盟提交申訴,表示目前歐盟和其四個成員國法國、德國、西班牙和英國,已經不再向飛機制造商空中客車公司(Airbus,下稱“空客”)提供18項各類補貼貸款或者已經消除了這些補貼的不利影響,并要求美國停止對歐盟商品征收關稅。
然而WTO的三人裁決小組駁回了歐盟這一申訴,并將矛盾焦點依舊指向了空客A380和A350的相關生產工作。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的聲明表示:“鑒于今天的(WTO)報告以及(歐盟)在解決這一爭端方面的努力缺乏進展,美國正在啟動提高關稅稅率并添加對歐征稅產品的程序。”
聲明還說,本周該辦公室就會公布相應的提高關稅程序。
WTO也在裁決中再次表示,美國可以對歐盟的商品和服務貿易產品采取(關稅)措施,每年涉及產品的額度可以達約74.49626億美元(約合526億元人民幣)。
清華大學中美關系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周世儉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由于特朗普政府不顧一切地向幾十個經濟體發動貿易戰威脅并招致對方報復,致使其政府的政策充滿了不確定性,但這也帶來一些對美國經濟貿易的不利后果:2017~2018年度,美國吸引外資已經出現了大幅下降。
WTO第二次判定歐盟仍存違法補貼
10月2日,WTO在“DS316案”的終裁判決書中認定,歐盟方面未能解決WTO方面此前已經判定的空客政府補貼問題,而歐盟方面對空客給予的財政資助導致波音飛機銷售受損,飛機交付受阻,并給出了前述約75億美元的反制額度。
據日內瓦貿易監督機構(Geneva trade watchdog)的一份最新合規報告,空客A380和A350噴氣客機由于此前歐洲政府貸款繼續得到補貼。
第一財經記者梳理從1999年至今WTO做的所有終裁決定發現,此次是WTO作出的金額最大的一次終裁決定。
按照WTO規定,歐盟有上訴權利。而在此次的上訴判決中,WTO再次否定了歐盟的申訴理由,指出在歐盟及其四個成員國使用的18項融資貸款問題上,正是這些針對A380機型和A350-XWB機型的補貼令其競爭對手波音在雙通道飛機和超大型飛機(VLA)市場上蒙受了大量的銷售損失和銷售阻力。
根據最新判決書,第一財經記者發現WTO專家組特別駁回了歐盟拿出的最新證據,即歐盟認為,目前空客宣布的“關閉”A380機型的生產計劃意味著法德西英四國已經撤回了針對A380機型的補貼。
今年2月,空客發聲明表示,考慮到沒有足夠的A380后續訂單以支持A380生產線的繼續運作,空客將在2021年停止交付A380。
空客于上世紀90年代開始研發超大型客機,與當時載客量最高的波音747競爭。
雖然WTO認定空客不再出售的A380機型不再給波音公司造成銷售損失,但它裁定,只要A380仍在生產和交付,這家超級巨型客機公司將繼續損害波音的市場份額。
對于WTO這一判決,歐盟方面十分不滿,并指出WTO的判決有“嚴重法律錯誤”。
“我們認為WTO專家組在評估歐盟的合規性時犯了許多嚴重的法律錯誤。”歐盟一位發言人表示, 歐盟委員會正在考慮進行“糾正這些法律錯誤”的上訴。
特別是在涉及A380機型的補貼問題上,歐盟計劃繼續上訴。但如歐盟繼續上訴,WTO是否仍有判決能力目前存疑。
WTO的“貿易法庭”——上訴機構將在12月10日之后停擺,目前美方在該機構法官納新問題上沒有任何讓步跡象。
美國前貿易代表、美國威凱平和而德律師事務所資深國際合伙人巴爾舍夫斯基此前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曾描述了WTO上訴機構停擺后的前景,如果12月中旬無法任命新法官,可以看到的是上訴機構會完成此前的案件,然后就只剩下專家組了。接下來,要么各成員方達成共識,沒有上訴機制也沒有關系;要么各成員方達成相互協議,未來都不可以使用該爭端解決上訴機制了。
“這就意味著,在案件中敗訴的一方可以阻撓判決決定,同時敗訴方可以繼續進行錯誤的貿易行為,對國際貿易而言,這顯然是一種混亂做法。”巴爾舍夫斯基表示。
美國還要繼續加稅
美方則歡迎WTO的判決,并在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的聲明中指出這是美國在DS316案中第六次贏得判決了。
“今天的調查結果證實,盡管在WTO的前五次(專家組)報告中均敗北了,但比起解決對空客的大量補貼問題而言,歐洲仍更愿意把精力繼續集中在搞訴訟方面。”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代表萊特希澤指出,歐洲對空客的補貼繼續損害著美國航空航天業及其工人的利益。
萊特希澤在聲明中威脅道,歐盟的這一案例證明,需要采取強有力的行動,才能說服歐盟,消除這些扭曲市場的補貼才符合其利益。
此前,美方已經于10月18日開始,對歐盟方面“空載重量超過30000千克的新飛機和其他飛機(軍用飛機或其他軍用飛機除外)”開征10%關稅產品。其主要懲罰對象即為空客生產國英、法、德、西四國。
除飛機外,美方還針對歐盟方面廣泛的農產品(000061,股吧)和工業產品征收25%關稅,其中包括對來自英國的單一麥芽愛爾蘭威士忌、蘇格蘭威士忌,各種服裝和毯子;來自德國的咖啡和機械工具;來自德國、西班牙和英國的各種奶酪、橄欖油和冷凍肉以及來自多個歐盟國家的某些豬肉產品、黃油、酸奶以及葡萄酒等。
在歐盟方面,雖然歐盟在2020年的歐盟訴美國補貼波音案終裁后也存在開征關稅的可能,并已經準備了價值在120億美元的產品清單,其中涉及產品包括番茄醬、堅果、視頻游戲控制臺和自行車踏板等,但如果WTO上訴機構停擺,這一終裁結果恐無法按時出臺。
不過,正如周世儉對第一財經記者所指出的,特朗普政府在全球范圍內發動貿易戰的初衷是為了大規模減少美國的貿易逆差,但事實證明這個目的根本達不到。
“據美國商務部統計,2018年美國貨物貿易逆差高達8787億美元(約為6.2萬億美元),同比增長了10.4%,美國與102個國家都存在貿易逆差,這難道也怪某一個經濟體嗎?”周世儉表示。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