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杜川
[ 11月企業中長期貸款比上月和去年同期分別多增1990億和911億元,說明金融機構按照監管要求不斷優化信貸結構,對制造業、民營企業的中長期融資支持力度增強。 ]
經歷10月的低迷后,11月金融數據全面回暖。
12月10日,央行發布的最新金融數據顯示,11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1.75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增1505億元。11月人民幣貸款增加1.39萬億元,同比多增1387億元。
由于同日公布的CPI同比上漲4.5%,創近8年新高,中國民生銀行(600016,股吧)首席研究員溫彬認為,貨幣政策操作可能將受到一定牽制。日前,央行表態要堅守幣值穩定目標,預計進一步降息的可能性降低,貨幣政策首要目標將根據經濟增長和通脹形勢而進行邊際轉換。
交通銀行(601328,股吧)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貨幣政策即使需要發力,步調也會較緩。“當然,年底提前下達的1萬億地方專項債計劃12月實際發行,在認購機構的繳款壓力下,央行存在數量型工具提前使用的可能,如降準等。”
信貸社融超預期
數據顯示,11月M2同比增速8.2%,同比加快0.2個百分點,環比下降0.2個百分點;M1同比增速3.5%,同比加快2個百分點,環比加快0.2個百分點。
連平分析稱,M1增速小幅回升,但仍在低位徘徊,很大程度反映了貨幣政策在信用端的發力仍需要加強,企業經營活力需改善。M2增速基本平穩,小幅回落,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包括債券發行年末減速,財政年末支出力度不及預期等。總體而言,廣義流動性的基本穩定,為明年初政策發力打下基礎。
與此同時,信貸和社融超預期,對實體經濟起到支撐作用。
11月人民幣貸款增加1.39萬億元,同比多增1387億元,環比上月的6613億元增長明顯。
分部門看,住戶部門貸款增加6831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2142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4689億元;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增加6794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1643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4206億元,票據融資增加624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增加274億元。
溫彬表示,從新增信貸結構上看,數據均較上月和去年同期有所改善,說明逆周期調控效果逐步顯現。例如,就企業部門而言,本月企業中長期貸款比上月和去年同期分別多增1990億和911億元,說明金融機構按照監管要求不斷優化信貸結構,對制造業、民營企業的中長期融資支持力度增強。
中信證券(600030,股吧)固定收益首席研究員明明指出,從中長期貸款來看,居民部門購房需求依然穩定;而企業長短期信貸增長較為匹配,二者的增長可能源自基建預期的上行、借貸成本的下降以及地方債發行壓力減輕。
“未來居民和企業部門信貸投向結構可能明顯向企業部門傾斜。穩增長和降息背景下,因城施策的房地產調控政策可能對居民貸款需求形成一定支撐。”連平表示。
11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1.75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增1505億元。11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221.28萬億元,同比增長10.7%。
“11月信貸和社融雖超預期,但規模增量基本合理,符合穩增長的政策基調。”溫彬稱,11月信貸和社融都有所放量,一方面與上月信貸和社融偏低有關,另一方面表明逆周期宏觀調控政策逐漸發力,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增強。
溫彬認為,即使排除上月增量放緩的擾動,今年前11個月累計新增社融仍達21.23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多增3.4萬億元。從11月新增結構上看,表內信貸(未包含外幣貸款)新增1.36萬億元,比上月和去年同期分別多增8130億元和1298億元,也說明銀行信貸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增強。
此外,表外融資減少1061億元,也對本月社融超預期形成支撐。具體而言,委托貸款減少959億元,同比少減351億元;信托貸款減少673億元,同比多減218億元;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增加571億元,同比多增698億元。
平衡穩增長與控通脹
面臨經濟下行壓力等各種挑戰,今年以來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不減。
不過,穩增長還需逆周期調節的保駕護航。金融數據發布同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11月CPI同比上漲4.5%,創近8年新高。
下階段,貨幣政策應如何平衡好穩增長和控通脹?
近期,中央政治局會議定調明年經濟政策。其中提到,增長仍然是明年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為確保經濟穩增長,宏觀政策將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
連平認為,短期流動性將有季節性支撐,跨年存在增量投放可能。按照當前的融資需求節奏,央行快速加碼流動性投放推升M2的可能性不大。但央行存在數量型工具提前使用的可能,如降準等。
溫彬表示,下階段,貨幣政策要平衡好穩增長和控通脹,保持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金融機構繼續優化信貸結構,確保資金流向制造業、民營企業等實體經濟領域。此外,在貨幣政策需兼顧幣值穩定目標之時,逆周期調控政策要更加發力,財政政策要繼續推進減稅降費,切實降低企業負擔,要落實好專項債、項目資本金等新規定,共同形成“幾家抬”的穩增長格局。
華泰證券(601688,股吧)首席宏觀研究員李超則預計,明年一季度貨幣政策擴信用將發力,可能有定向降準,并增加基礎貨幣投放。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