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復工復產加速推進,一批重大工程項目陸續開工建設,各省市也密集推出龐大投資計劃,新一輪大規模基建承擔起穩增長重任。
多位專家分析,疫情之后基建投資下半年有望進入加速上行的階段。穩投資能夠防止疫情從短期流動性沖擊向中長期的投資影響演變,將影響周期壓縮到最短,經濟影響程度降到最低。同時,穩投資也要與高質量發展、民生改善對接,優化產業結構必須成為投資的基本導向。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亦是扶貧攻堅決勝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多地在推進復工復產,全面恢復生產時,紛紛再提“三個之年”目標任務,要求全力決戰2020年。
而在基建投資發力等因素下,3月2日,A股市場迎來強力反彈,滬指大漲3.15%,建筑建材板塊漲超8%,通信等“新基建”板塊也漲幅居前,個股掀起漲停潮。
重大工程有序復工
近期中央多次召開會議強調,發揮好有效投資關鍵作用,加大新投資項目開工力度,加快在建項目建設進度。
2月23日召開的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指出,要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全面做好“六穩”工作。積極擴大國內有效需求,加快在建和新開工項目建設進度,加強用工、用地、資金等要素保障。
中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王軍對第一財經表示,當前在投資端精準發力、提前布局,確保計劃中的投資項目順利開工,減輕疫情對于投資的負面影響,對穩定經濟十分重要。
萬博新經濟研究院副院長劉哲認為,當前中央重視穩投資,是針對疫情對投資的動態傳導進行的前瞻性部署;此時出臺穩投資政策,能夠防止疫情從短期流動性沖擊向中長期的投資影響演變,將影響周期壓縮到最短,經濟影響程度降到最低。
目前,能源、交通、水利、電力等領域重大工程項目正有序復工。
水利部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2月29日,在建的110項重大水利工程中,已有22個省份的80項工程實現復工,占工程總數的72.7%。如不計算湖北和東北、西北地區因氣候原因尚不具備復工條件的26項工程,重大水利工程復工率已達95.2%。
全國各地一批鐵路重大工程項目陸續開工建設。3月1日,西部陸海新通道的基礎配套設備設施工程——廣西沿海鐵路云約站正式進入復工建設。廣東省19個在建鐵路項目已經陸續復工。遼寧省兩條在建的高鐵:朝陽至錦州海的朝凌高鐵,內蒙古赤峰至朝陽喀左的赤喀高鐵也已全面復工。3月2日,浙江省首條自主建設的電氣化鐵路金臺鐵路南莊嶺隧道貫通。
電力方面,南方電網公司工程項目已全面復工。截至3月1日,工程開工復工項目數達6664項,帶動電力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復工復產。南方電網公司供應鏈管理部經理吳海泉介紹,疫情發生以來,該公司與全國各地1000多家供應商聯系采購,有近七成反饋可投入生產。
各省市推大手筆重點項目
近期,多部委陸續推出政策、加速推動重大項目開工建設、加快項目審批速度,要求重點項目應開盡開、能開快開。各地也將重點項目作為穩投資的重要抓手。
2月以來,河南、云南、福建等多地發布2020年重點項目投資計劃。比如,2月23日,云南省宣布2020年將推出525個重點項目,總投資約5萬億元,今年計劃完成投資4400多億元。而春節前,四川、重慶、陜西和河北等省份已經發布了本年度重點項目投資計劃,其中,2020年,四川省重點項目700個,計劃總投資約4.4萬億元,年度預計投資6000億元以上。
僅從這7個省份公布的重點項目投資計劃來看,總投資接近25萬億元,2020年度計劃完成投資也近3.5萬億元。另外,全國其他省份公布了重點項目清單,但是沒有公布投資總額,還有一些省份具體數據不夠翔實。
重慶綜合經濟研究院院長易小光向第一財經表示,按照往年的進度,這些項目工期早已啟動,當前各地在加強防疫的同時,也在加快推動項目復工復產,現在就是要提高建設的效率,把失去的時間找回來。
3月2日,在四川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2場新聞發布會上,四川省發改委副主任胡玉清表示,截至1日,在四川省重點項目的484個續建項目和84個已開工新項目中,已復工或部分復工527個,復工率92.8%。
其他一些省份復工率更高。比如,截至2月27日,貴州省1963個在建省重大工程項目復工率達到100%,居全國前列。同時,新開工重大項目371個,占一季度計劃開工項目數的85.9%。
為了加快復工進度,追回時間和損失,各地都強化協調力度。胡玉清表示,對700個四川省重點項目,常態化開展“日調度、周通報”,特別是針對100個省級重點推進項目,實行“一項目一企一策”,整合各方資源,聯動協同推進項目加快建設,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
這其中要素配給尤為重要。比如,重慶市財政局就會同市發改委等部門,通過“資金池”與“項目池”對接協同,開年之初采取統籌政府性基金收入、公共資源和政府債券等辦法,籌集了1600億元資金。
胡玉清也表示,將用好國家已經下達四川的中央預算內投資和專項資金,加快使用國家提前下達四川并已全部發行完畢的政府專項債券,積極推動利用企業債、公司債等工具融資。加快2020年省預算內投資安排,6月底前基本下達完畢。
投資端發力穩經濟
值得關注的是,2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強調,各級黨委和政府要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準確分析把握疫情和經濟社會發展形勢,緊緊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確保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努力實現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目標任務。
近日多地也再提“三個之年”,要求完成全年經濟增長目標,決勝全面建成小康,決戰脫貧攻堅。
3月2日,成都市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召開。成都正在編制、即將出臺《關于統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奮力完成2020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的意見》。成都提出,凝心聚力聯防聯控,穩扎穩打復工復產,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目標雙勝利。
此前的2月28日,貴州省政府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抓項目穩投資促發展工作,也提出要努力把疫情帶來的影響降到最低,奮力保持經濟平穩運行,確保完成全年目標任務。
華創證券研報指出,逆周期調節疊加資金面回暖,繼續看好基建板塊。從需求來看,新冠疫情的確對一季度的經濟增長造成了一定的沖擊,尤其是酒店、餐飲、電影等消費類行業。從近期政府會議來看,全年經濟目標并無變化,疫情平穩后逆周期調節力度有望加碼,基建可能再次承擔穩增長重任。
民生銀行(600016,股吧)研究院研究員郭曉蓓對第一財經表示,投資端發力穩經濟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政府牽頭加大基礎建設投資。對于保障設施的高鐵、公路、港口等繼續投資建設,提高社會基礎設施能力。二是對基層醫療領域加大投資。本次疫情暴發,凸顯出基層醫療的不足。加大對社區醫院、三四線城市醫院的硬件投資,鼓勵生物制藥、基因研究領域的投資。
三是出臺鼓勵民間投資的財政稅收金融政策。發揮經濟中最活躍的民營經濟的積極性,研究制定投資抵減稅收、遞延納稅、財政補貼、金融貼息等政策,引導社會資金進行投資。四是繼續加大對新材料、新技術、新能源領域的投資,帶動創新領域的產業鏈投資。
劉哲也認為,穩投資并不意味著要重復建設,而是要與高質量發展、民生改善對接,優化產業結構必須成為投資的基本導向。此外,還應加大改革力度,落實減稅降費,深化營商環境改革,激發微觀主體活力,穩定企業家對于經濟和經營的預期,實現從預期改善到投資改善的傳導。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