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客戶端7月1日電 今日(1日)是A股7月首個交易日,也是下半年首個交易日。滬指報2991.18點,漲幅0.22%;深成指報12024.84點,漲幅0.27%;創業板指報2449.87點,漲幅0.48%。
滬深大盤開盤表現 來源:Wind
盤面上,景點旅游、化工新材料、零售、汽車、有色等板塊漲幅居前。券商股領跌,招商證券(600999,股吧)跌逾2%;農業、鋼鐵、紡織、傳媒等板塊飄綠。
概念股方面,特斯拉概念股活躍,奧特佳(002239,股吧)漲停;免稅店、資金龍頭、旅游、煙草等走高;杭州亞運會、特鋼概念、轉基因、REITs、西安自貿區等跌幅居前。
個股方面,2012只個股上漲,其中眾生藥業(002317,股吧),香溢融通(600830,股吧),ST加加等31只個股上漲幅度超過5%;1088只個股下跌,其中山東華鵬(603021,股吧),藍英裝備(300293,股吧),頂固集創(300749,股吧)等7只個股下跌幅度超過5%。
資金流向方面,行業板塊主力流入前五名的是其他交運設備、文化傳媒、互聯網傳媒、營銷傳播、船舶制造,流出前五名的是其他交運設備、文化傳媒、互聯網傳媒、營銷傳播、船舶制造。位居主力流入前五位的個股是N首都、中科海訊、耐普礦機、雙飛股份、艾可藍,流出前五位的個股是N首都、中科海訊、耐普礦機、雙飛股份、艾可藍。排在主力流入前五位的概念題材是O2O概念、棉花、特高壓、風電、深圳國資改革,流出前五位的概念題材是O2O概念、棉花、特高壓、風電、深圳國資改革。
從滬深港通南北資金流向看,截至發稿,北向資金凈流入2.77億元,其中滬股通凈流出6.76億元,當日資金余額為526.76億元,深股通凈流入9.53億元,當日資金余額為510.47億元;南向資金凈流入62.79億元,其中滬港通凈流入21.64億元,當日資金余額為398.36億元,深港通凈流入41.15億元,當日資金余額為378.85億元。
上一交易日(6月30日),A股上半年收官,兩市全線上漲。截至收盤,滬指漲0.78%,深成指漲2.04%,創業板指漲2.77%。其中,深成指、創業板指均創四年來新高,創業板指更是自年初以來累計上漲35.60%。
數據顯示,上半年,A股有562只個股股價創歷史新高,剔除年內上市的新股后有123股股價翻番,12股股價漲幅超200%。行業板塊方面,醫藥生物成為年內最賺錢板塊,累計漲幅達40.28%;此后依次為休閑服務、電子、食品飲料、計算機。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認為,創業板指數再創四年新高,將帶動A股從局部牛市轉向全面牛市。A股從局部牛市轉向全面牛市的主要推動力包括:疫情得到控制后我國經濟得到了較好復蘇;我國貨幣政策趨勢性寬松,居民儲蓄逐步轉移到股市;A股注冊制將持續釋放政策紅利等。
對于7月的A股市場,中信建投證券指出,7月市場將震蕩格局。經濟復蘇短期波折,金融和周期由于低估值的特征,具備一定的防守屬性。科技和消費估值水平較高,宏觀方向上并不占優。從2020年下半年整體來看,經濟曲折復蘇是主線,金融板塊和周期板塊驅動力更加明顯,屬于內需驅動的行業,同時還具備低估值優勢,建議投資者逆市布局。
配置上,中金公司認為,未來3-6個月,建議關注內需消費相關板塊,包括估值總體仍不高、下半年復蘇可能仍會深化的部分泛消費板塊,如汽車及零部件、家電、輕工家居、酒店、旅游、傳媒互聯網等,以及上半年已經有所表現的食品飲料、醫藥等;科技、光伏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等先進制造;部分估值不高、下行風險小、景氣程度已經或可能在改善的偏金融與周期類的行業,如券商、保險、龍頭地產、建材等。(中新經緯APP)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