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祝嫣然
2020年是國有企業改革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決定性成果的關鍵之年,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正式啟動實施,國企改革進入新的歷史階段。
國務院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郝鵬近日公開表示,《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下稱《行動方案》),不久將印發實施。
關于下半年及十四五期間國企改革的重點方向,多位專家對第一財經分析稱,《行動方案》將全面實施,以改革成效有力對沖經濟下行壓力,混改“升級版”實施意見、推進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的意見等多項政策也有望出臺。專業化重組、整體上市、股權激勵、市場化選人用人機制、完善國資監管模式等將是新一輪改革的重點。接下來,各項改革將進入快速推進、實質突破的新階段。
三年行動五大重點領域明確
郝鵬近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將以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為契機,再次吹響改革的沖鋒號,通過加快深化改革,讓企業機制活起來,讓布局結構優起來,讓發展動力強起來。
國企改革到今天,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一位國資人士告訴第一財經,為切實推動改革,《行動方案》對一些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明確了具體的目標和時限要求,將集中力量進行攻堅。
廣發策略認為,以“三年行動方案”為標志,國企改革即將邁入新的政策周期。“雙百行動”、“區域綜改試驗”、“科改示范”等項目,試點階段已經比較充分,未來三年將全面展開。從今年來看,“雙百行動”進程過半,收官緊迫性高。在頂層設計上,今年的目標也是在國企改革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決定性成果。
關于改革的重點領域,郝鵬透露,主要包括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積極穩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快健全市場化經營機制、完善國有資產監管體制、充分釋放和激發基層改革活力等。
中國企業聯合會研究部研究員劉興國對第一財經表示,這充分體現了當前改革“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的總體要求。上述五個領域,正是近年來國資國企改革的重點領域,是迫切需要取得關鍵性改革成果的領域,也是存在突出短板和弱項的領域。
國資委黨委委員、秘書長、新聞發言人彭華崗今年7月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回答第一財經提問時表示,在推進改革過程中,確實感覺到一些重點領域或者是一些非常重要的改革環節,在抓好改革落實“最后一公里”方面還存在著一些薄弱環節。在國企改革的面上,企業與企業之間、區域與區域之間還存在著不平衡。所以我們希望通過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把每一項工作、每一項措施、做到什么程度、什么時候完成,都做一個非常明確、詳細的規定。
7月中下旬以來,多家央企召開了2020年年中工作會議,部署下半年工作重點,全面落實“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成為央企下半年工作重心;混改、重組也是下半年央企改革發展的高頻詞。
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下半年除了全面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以改革成效有力對沖經濟下行壓力,深化國企混改實施意見、推進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的意見等多項政策也有望出臺。同時,此前部分改革試點經驗也會進一步推出,各項改革將進入快速推進、實質突破新階段。
劉興國告訴第一財經,下半年國企改革的重點方向,一是繼續抓好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深化推進,包括擴大混改的行業與企業覆蓋面,探索在中央企業集團層面實施混改,以及以“混改+綜改”集成化推進混改;二是繼續推進市場化改革,推動國有企業建立完善市場化經營機制、市場化聘任用工機制、市場化激勵約束機制;三是進一步完善國有資產監管模式,并探索適合于混改企業的新監管模式;四是繼續做好結構調整與資源優化配置,做好重點領域企業的并購重組,包括戰略性強強聯合與專業化整合。
混改“升級版”呼之欲出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發改委透露,深入推進已公布的四批210戶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研究制定深化國企混改的實施意見,以此打造混改政策的升級版,更好地指導國有企業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使混改在整個國資國企改革中能夠更好地發揮突破口和“牛鼻子”的作用。
混改是國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如何實現混改“升級版”,則是接下來一段時間的重點任務。
劉興國認為,未來混改深化將主要體現在幾個層面:一是混改提級,即進一步向國企一級集團層面推進,包括向央企一級集團層面推進;二是推出國企混改負面清單,在負面清單外實現國企混改全覆蓋;三是加快建立混改企業監管新模式,并在混改企業全面推進落實市場化導向的綜合性改革。
當前,混改已進入了深水區,除了向壟斷性產業推進之外,在混改深度上還有更高的要求。李錦對第一財經表示,今年在多數國企混改的階段性任務完成的基礎上,重點將轉入市場化機制改革,是由“混資本”向“改機制”轉變。接下來出臺的混改政策升級版,將針對市場激勵不足、要素流動不暢、資源配置效率不高、微觀經濟活力不強等問題,對混合所有制改革提出一些意見,重在“深化”,深層問題要突破。
值得一提的是,科技型企業成為混改的一大看點。今年隨著“科改示范行動”的推進,科技型國企市場化改革的號角已經吹響。目前204家科改示范企業中不少已經制定了三年實施方案,混改幾乎是標配,將重點在完善公司治理、市場化選人用人、強化激勵約束等方面取得突破。
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胡遲表示,未來國有企業要繼續以混改為突破口,混改要在“因地施策、因業施策、因企施策”的基礎上推進:一是要突出主業,混改不僅是做強做優做大企業,還要做強做精主業和實業。二是需要“改機制”,通過混改推動企業轉變運營機制。包括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和管控方式、深化三項制度改革、靈活用好多種激勵約束機制。三是通過混改推動結構調整與重組整合等整個國企改革深化,全面提升國企改革綜合成效。
專業化整合成央企重組主要方向
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也是國企改革的重頭戲,今年“聚焦主業主責”第一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今年國家發改委將制定推進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的意見。該意見正在各部委征求意見,需要與國務院國資委牽頭編制的“十四五”全國國有資本布局與結構戰略性調整規劃協同,預計將在下半年出臺。
7月17日國資委召開的中央企業負責人年中視頻會議指出,突出抓好國有資本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以編制“十四五”規劃為重要抓手,強化規劃戰略引領作用,突出主業實業優化升級,積極推動重組整合,進一步提升國有資本整體功能和配置效率。
多家央企的年中工作會議都提到了加快重組整合。比如,國家能源集團年中工作會議表示,將制定深化改革三年行動方案,積極應對煤炭、電力、運輸、化工等行業改革,推動改革向縱深發展。加快推進電力、金融產業整合,推進同質化公司、區域公司優化整合。繼續做好煤電資源區域整合工作。加快參股企業重組、退出,提高管理質量。
目前,央企煤電資源區域整合第一批試點正在推進,大部分資產已經完成劃轉,國家能源集團等五大發電集團將在甘肅等5省區形成“一家央企一個省”的格局。
胡遲認為,今后央企重組整合方式將更為豐富,更突出專業化整合。除了央企之間相關板塊的拆分重組,央企對地方區域資源的整合也將推進,先重組地方國企,然后考慮引入社會資本混改等。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產業經濟學系教授曹和平也認為,類似的專業化整合,對于國企的增效升值,是一個很重要的路徑,也會是未來整合的主要方向。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