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墨赫恩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投資者應將注意力轉移到那些有收益的資產上。譬如,對于關注債券市場的投資者來說,GDP名義增長的改善將反映在更高的債券收益率上,目前名義債券收益率已經開始上升,而且很可能會持續下去。 與之相反的是,許多科技公司的股票將承受壓力。 ]
美國當選總統拜登公布總規模高達1.9萬億美元的財政救助方案引發一系列機構利好判斷。
摩根大通亞洲(日本除外)股票研究主管沙利文(James Sullivan)提出,資金可能會從新興市場回流至美國。高盛則將美國2021年經濟增長預測從6.4%上調至6.6%,并預測2022年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將增長4.3%,2023年將增長1.6%。
同時,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此前預期拜登方面將推出大手筆的刺激計劃,全球投資者在最近一段時間內已經涌入金融與能源股進行提前布局。
牛頓投資管理旗下的BNY Mellon Real Return Fund的經濟學家墨赫恩(Brendan Mulhern)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在未來,拜登政府(在上臺后)會有更大的自由度來執行其議程。這意味著在即將到來的周期中看到更大的政府赤字,以及廣泛的經常賬戶赤字。
“這些因素與本已經寬松的全球流動性狀況和全球經濟復蘇相結合,會大大緩解全球信貸狀況。”墨赫恩說,因此,那些原本受到信貸束縛的行業和經濟體的命運有可能將開始改變;最近的一系列價格走勢表明(選舉后政府)過渡已經開始發揮作用,“大宗商品價格、新興市場股票和貨幣都開始活躍起來了,并不是說一切將一帆風順,但我們相信有些在十年中逐漸失去人們青睞的資產將從本次宏觀金融轉向中獲得最大收益。”
刺激方案,有望引資回美
2021年1月14日,拜登方面公布了一份總規模高達1.9萬億美元的財政救助方案,主要針對方面包括疫情防控,以及對居民、小企業、州和地方政府的援助。
其中,拜登將兌現早前的競選承諾,要求將給個人的直接援助款從當前打入銀行賬戶的600美元增加到2000美元,這意味著政府將新增發放1400美元的支票。他還要求在9月份之前將補充失業救濟金提高到每周400美元,以及將最低工資提高到每小時15美元,并將對聯邦擔保抵押貸款的驅逐和止贖的暫停期延長到9月30日。
此外,拜登的提案將為美國疫苗接種計劃提供200億美元,為新冠測試提供500億美元,為州和地方政府提供3500億美元。他還計劃提供1300億美元幫助學校重新開學,350億美元用于高等教育,50億美元用于“重災區教育基金”。
這項涵蓋范圍廣泛的計劃還包括擴大緊急帶薪休假,以及將兒童稅收抵免增加到每個孩子3000美元,或6歲以下孩子3600美元。
這份新的提案是上個月通過的第二輪經濟刺激法案的兩倍還多。“雖然國會兩黨在(2020年)12月采取的行動是朝著正確方向邁出的一步,但那只是第一批支付。”拜登政府在發布該提案時發表聲明說。
沙利文表示,相對于美國市場,大部分投資者看好亞洲與新興市場前景。
“在過去的幾個月中,我們已經看到連續18周資金流入除日本以外的亞洲地區。”沙利文說,不過資金“很有可能”開始從亞洲的新興市場中撤出,回流美國,而其原因就是拜登的計劃將促進美國經濟增長。
他并補充道,由于此前缺少財政刺激政策,摩根大通認為這將使美國GDP受拖累2個百分點。然伴隨著總規模高達9000億美元的財政刺激計劃出臺,這一規模已經超過此前摩根大通預期的兩倍,在將此納入預估后,摩根大通方面預期美國GDP將從受拖累2個百分點到上漲70個基點。
如前所述,高盛也在刺激計劃出臺后,上調了對美國2021年及以后經濟增長的預期,將美國2021年經濟增長預測從6.4%上調至6.6%。
沙利文表示,拜登方面的這一計劃對于市場和美國經濟增長前景而言,都是個“正面驚喜”。
“在過去幾個月中,流入亞洲的投資者資金一直非常激進,現在可能會開始看到這種情況有所逆轉。” 沙利文解釋道。
資金大量涌入金融與能源股進行布局
據一位拜登政府的高級官員透露,除了目前這份提案以外,拜登還計劃在未來幾周內推出第二個涵蓋范圍更廣的就業和經濟復蘇計劃,其中將包括為基礎設施和氣候變化等長期發展目標提供資金。
由于對拜登的各項刺激政策有所預期,目前全球投資者已經開始提前布局。
美銀美林援引的資金流向監測機構EPFR公布周度報告稱,在1月4~10日這一周,美股基金共吸引270億美元資金流入,其中金融股“吸金”21億美元、能源股“吸金”36億美元。
同樣,考慮到通貨膨脹預期也將主導市場動向,抗通貨膨脹的債券也吸引了18億美元資金流入。美國10年期通貨膨脹保值債券(TIPS)價格顯示,未來10年美國年通貨膨脹率平均達2.09%。
墨赫恩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投資者應將注意力轉移到那些有收益的資產上。譬如,對于關注債券市場的投資者來說,GDP名義增長的改善將反映在更高的債券收益率上,目前名義債券收益率已經開始上升,而且很可能會持續下去。與之相反的是,許多科技公司的股票將承受壓力。
墨赫恩補充道,與疫情有關的近期不利因素將進一步加劇,不過財政支出的增加將對持續的經濟復蘇構成支持,名義收入增長的持續加速將確保經濟活動的持續復蘇,這將進一步加劇周期性市場的活性,特別是在材料和能源領域。
“盡管有人擔心新一輪的全球封鎖會帶來影響,但美國經濟復蘇將繼續顯示出連續性的勢頭。” 墨赫恩說。
(第一財經記者高雅對本文亦有貢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