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面對突如其來的嚴峻考驗,北京市政協委員們第一時間作出了選擇。率領援鄂醫療隊“出征”武漢,在抗疫的前線從死神手中搶回一條又一條重癥患者的生命;奮戰在保障救護的一線盡職盡責。他們充分發揮各自的專業和資源優勢,在投身到抗擊疫情的工作中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今天,在北京市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開幕之日,在大會駐地,姜保國、李海潮、張誌三位委員講述了他們抗疫的經歷和背后的故事……
姜保國委員
“武漢的患者把我當成老朋友”
“作為一名政協委員,一位醫生,到抗疫的一線去,我責無旁貸。”在曾作為率隊院長帶領援鄂醫療隊奔赴武漢的北京市政協委員、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院長姜保國身上,充滿著“為國履職,為民盡責”的情懷。
姜保國在重癥病房查房
“每天睜開眼睛,就得拿出手機查看數據。每到傍晚,累了一天的我最大的愿望就是病例的數字少一點兒,再少一點……”直到今天,姜保國還清清楚楚記得,2020年2月7日,他隨北大人民醫院第三批援鄂醫療隊抵達武漢的那一天,湖北省較前日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數達到2000多例,情況令人心情沉重。
“剛到武漢后的48小時真是令人難忘……”姜保國說,隊員們放下行李,沒顧上休息就投入了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普通病房的改造工程。到2月8日晚上9點,連續24小時的奮戰,他們將普通病房改造成了一個有醫護人員通道,分潔凈區和污染區,能夠適應傳染病救治的重癥病房。而從病房啟用到50張床位全部收滿重癥患者,又僅用了24小時。
“當時,面對知之甚少的傳染病,心里也是沒底兒,我能做到的就是必須謹慎再謹慎,嚴格相關的標準執行,最大限度地保證醫療隊員的安全!辈》繂⒂们5小時,姜保國悄悄趕到了現場。醫護人員還沒有來。他一間接著一間地查看病房,醫護通道、護士站的通風設備,看了又看,一再確認沒有問題才安心。
“別擔心,您的情況已經好多了。盡量不要活動,堅持吸氧,您沒問題!泵刻斓礁綦x病房查房,姜保國都要親力親為。梳理每一位病人的情況。除了對病情進行全面評估外,更重要的是鼓勵患者積極配合治療。
許多重癥患者都把“來查房的姜院長”當成了老朋友。姜保國說,“連續奮戰了兩個月,武漢成了我的第二故鄉?粗匕Y患者們一個一個康復、回家,感到由衷的欣慰。”
醫護人員救治重癥患者
“這兩個月里,我的隊員們就是我的‘軟肋’,看著他們冒著未知的風險從生死線上‘搶’回一條條生命,我既驕傲,又心疼。”起初,在重癥病房照護病人的醫護人員要穿著嚴密的防護裝備不吃不喝工作上六七個小時。
三四月的武漢,氣溫越來越高。每當醫護人員脫下防護服時,無不是滿身大汗。醫護人員時常是剛走出病房,在等候交班的過程中,就坐在走廊里睡著了。
看到眼里,姜保國真是心疼呀!他與團隊商議,將原來6個醫療護理組變為9個醫療護理組,每組單次工作時長由6小時變為4小時,這樣醫護人員每次在病房內的負擔就相對減輕了。
“患者的健康,才是我們的返程票!痹谖錆h前線奮戰了70多個日日夜夜,4月4日,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獨立管理的重癥病區“清零”,共收治101名重型、危重型新冠肺炎感染患者。2020年4月6日,姜保國院長帶領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援鄂抗疫國家醫療隊圓滿完成救治任務凱旋,在京結束為期14天的醫學觀察,全隊零感染。
李海潮委員
“我無愧于一名呼吸科醫生……”
“竭盡全力,除人類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維護醫術的圣潔和榮譽……”2020年2月6日,重溫醫學生誓言的那一時刻,猶在北京市政協委員李海潮的眼前。作為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副院長、大內科主任的他,面對這樣的疫情,早已沖到了抗疫第一線。
“我無愧于一名呼吸科醫生……”時隔一年,即將參加市政協十三屆四次全會的李海潮平靜地說。
李海潮做好防護準備進入病房
那還是去年2月中旬,武漢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B9西重癥病房中,有位病情嚴重的老人見到了他的主治醫生——來自北京援鄂醫療隊的李海潮。
“在武漢的整整60天中,這位78歲的老人是使用呼吸機時間最長的一位!崩詈3被貞,在北京醫療隊的全力救治下,19天后老人終于摘掉了呼吸機。當所有的病友和醫護人員都替他高興時,可老人自己卻沉默寡言了。雖然一直都全力地配合醫生的治療,但他的情緒越來越低落。相處久了,大家才慢慢了解到了真相——他太孤獨了。倉促間入住重癥病房,他與家人“失聯”了。
給老人講故事,陪著他聊家!詈3焙歪t護人員一邊用各種辦法,緩解老人的憂愁,一邊通過各種渠道聯系他的家人。
數日后,當老人通過手機,聽到老伴兒問候聲時,沉默片刻的老人突然像個孩子一樣,嬌嗔、委屈、激動情緒交織在一起。見此,一旁的醫療隊員眼中也含滿了熱淚。
老人的情緒越來越好,話多了,還主動參與了力量和耐力的訓練,他很快就康復了。
在李海潮的援鄂記憶中, 印象最深的是64歲的張先生——一位最后離開重癥病房的患者。因為患病內心痛苦的他情緒很不穩定,幾乎十幾分鐘就要按一次呼叫器。
“我們醫療隊還有個‘話療’班,兩位老家在武漢的北京醫療隊醫生用當地的方言,承擔起了與患者溝通,做心理疏導的任務!崩詈3苯忉專奥牭洁l音,患者的內心感覺特別親切。張先生的情緒穩定下來,治療工作也順利展開了!
北大人民醫院援鄂醫療隊凱旋
看著一位位的患者康復之后走出醫院,李海潮感慨萬千:“別看與患者拉一拉家常,有時候會對呼吸機的治療效果產生很大的影響;颊咝木w平靜了,呼吸平穩了,氧耗量降低了,治愈的過程就縮短了!
在武漢抗疫最緊張的那兩天,也是他們生活最困難的時候。隊員們只能吃白米飯和水煮菜,對于體力消耗巨大的年輕隊員們來說是個巨大的考驗。至今,談到當時的情景,李海潮說,那時,雖然苦,我們的心也時刻被溫暖著,情況剛一好轉,當地街道、酒店聯手送來了雞蛋、牛奶、方便面……零食、水果搬進了駐地……我們和武漢人民的心早已連在了一起。
今天,就要開市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了。李海潮委員想到了更多:在未來常態化的疫情防控中,社區衛生中心應該發揮重要職能!皩⑸鐓^衛生中心和二三級醫院結合起來,形成有效的聯防聯控網絡,會進一步優化醫療資源的配置!盀榇耍覀冃枰訌娚鐓^衛生中心臨床醫師和公衛醫師的人員配置及相關醫防專項能力的提升!
張誌委員
“再多的難題咬緊牙關扛過去”
從公布新型冠狀病毒全基因組序列,僅僅5天第一代檢測產品研發成功,100分鐘內就能得到檢測結果,又過了5天,準確率更高的雙靶標第二代產品也推出了……市政協委員、北京金豪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張誌說,“對于我來講,‘抗疫’早在2020年1月初就已打響!
市政協委員張誌指導團隊開發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
張誌告訴記者,產品研發只是成功的第一步,規模化生產才能真正助力抗疫。當時,正是年關在即,形勢緊張。爭分奪秒生產試劑盒,成為當務之急。金豪公司迅速啟動應急預案,他親自擔任了應急小組組長,技術、質量……一道道關口嚴格把守,在關鍵崗位上的員工也被陸續召回了。
“遠在三千公里外呀!我們有的員工連續奔波4天,返京后一天也沒有休息就投入到生產中……”說到這,張誌已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
鼠年的春節,過得尤為特別。方便面成了大年三十的年夜飯。正月初一,所有員工等來的“拜年信”是一封動員令。
“人生難得幾回搏呀……希望我們不負時代,不負韶華!這是你們的人生財富,也是我們對國家的貢獻!”張誌在動員令中對員工吐露心聲。
1月28日,第一批30萬人份的新型冠狀病毒檢測試劑盒生產完成,并通過中國疾控中心驗證。50萬人份備產也準備就緒,確保供應。
從考核檢查、申報材料到進入應急通道,從研發、量產到驗證,持續奔跑84天后,去年4月3日,金豪公司終于取得了“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核酸檢測試劑盒(熒光PCR法)”醫療器械注冊證書!拔覀兠刻於枷袷窃谧咪摻z,每天都是高度緊張。”回望這段與病毒賽跑的時光,張誌感嘆,有太多無解的難題,有太多的委屈,只能咬緊牙關扛過去。
張誌還記得一個細節,那段日子,團隊經常加班到十一二點,沒飯吃的時候也無法叫外賣,“我們吃了兩個月方便面,幾乎把超市所有的品牌都吃遍了!”
作為政協委員,張誌說,“我也是改革開放的受益者、捍衛者!”應對疫情,除了守崗盡責,也積極建言獻策,曾提出了關于返京人員核酸篩查、生產可重復使用口罩、分時錯位循序復工等多條意見建議。
去年,金豪公司與軍事醫學科學院合作研發的量子點抗體檢測試劑,也獲得國家藥監局生產批文;公司生產的核酸檢測試劑,在十幾個省份的招標集采中中標,并出口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為阻擊病毒擴散織密防護網絡。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