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受疫情影響,保險行業增速預期有所下降,但慧擇出現逆勢增長,促成保費收入均出現“雙位數的增長”。在胡潤研究院發布《2020中國互聯網保險中介服務平臺Top10》,按照近兩年來互聯網平臺在保險中介領域的市場實力和創新能力,評選出了中國10強互聯網保險中介服務平臺,慧擇緊隨騰訊、阿里系之后,名列第四。
慧擇董事長兼CEO馬存軍表示,作為最早獲得銀保監會批準保險網銷資格的互聯網保險服務平臺之一,慧擇先試先行,不斷創新突破。據悉,2008年慧擇實現第三方平臺與保險公司系統的首次全方位對接;2015年聯手中國人壽(601628,股吧)推出行業第三方平臺首張互聯網保險電子發票;2016年首創記錄可回溯,系統通過檢測用戶登錄狀態,進行身份識別,自動記錄慧擇服務該用戶的所有服務記錄及保單信息,即向用戶公開電話語音記錄和在線交互記錄...
慧擇通過互聯網科技與保險的碰撞,極大提升了行業效率,為用戶帶來更好的體驗,推動保險業高質量發展。由此可見,無論是近年來所取得的耀眼成績單,還是業內給予的高度評價,無疑不凸顯出互聯網保險平臺頭部企業慧擇的價值和潛能。此前,光大證券(601788,股吧)也曾發布研報將慧擇列為國內上市保險經紀稀缺標的,認為慧擇是國內最大的保險電商平臺。
保險科技助力保險業數字化轉型
在疫情的影響下,線下消費者流動大幅減少,這對保險企業跟消費者交互的每個節點的有效運轉都提出了更嚴苛的要求,甚至成為科技創新的一場突擊測驗,傳統險企紛紛加快渠道數字化轉型和能力升級,保險科技賽道的參與者也變得更加多元化。2020年4月,國家發改委相關負責人首次明確了新基建概念,將區塊鏈、云計算、5G通信、人工智能等技術一同列入數字經濟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范疇,我國已經成為全球數字經濟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加之疫情的助推,保險業數字化轉型已經迫在眉睫。
對于慧擇而言,突發疫情讓慧擇獲得了更多機會:一是疫情使用戶保險意識提升,使慧擇受到更多線上用戶的關注,對日后發展起到積極作用;疫情使保險公司的線上化投入加大。過去與保險公司的線上化對接方面成本消耗較大,如今保險公司的對接速度加快,慧擇的保險商品運營成本會降低,效率會提升,對企業發展非常有幫助。二是疫情使產業在線化提速,加速目標客群的在線化時間周期,整個保險行業在中國的在線化達到新高度,作為互聯網保險中介平臺,深耕互聯網保險15年的慧擇顯然是受益者。
其實,保險電商的本質是保險中介,是依托互聯網、大數據、AI等新技術的新中介,是保險行業的“新零售”,更是保險科技最大受益者。銀保監發〔2019〕52號《中國銀保監會關于推動銀行業和保險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中,明確定義了“科技賦能”是保險行業高質量發展的五大原則之一。銀保監會強調,科技創新引領為基本原則之一,鼓勵保險公司制定數字化轉型戰略,加大科技投入,利用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對傳統保險操作流程進行更新再造,提供數字化、線上化、智能化建設水平。
慧擇自納斯達克登陸以后,不斷在新產品、新業務、大數據和智能風控等領域積極投入,持續進行機器連接、數據采集和學習,推出AI提案,利用人工智能自動創建個性化保險提案的創新應用,讓用戶獲取的結果更精準,將客戶等待時間縮短至僅幾分鐘。
專注長期險戰略布局,加強抗風險能力
保險科技對保險業的改革和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保險電商也在保險科技的廣泛應用中迎來高速發展的“紅利期”。隨著慧擇數據及科技能力深度融入其保險產品及服務閉環,平臺對用戶的獲取、轉化和留存效率持續提高,加之不同于其他互聯網保險平臺,慧擇始終專注于銷售長期險的戰略布局,逐漸形成同類型企業難以企及的獨特優勢。
從慧擇業務布局來看,盡管公司產品險種豐富,但與大多數互聯網保險企業以短險等碎片化場景作為切入點不同的是,公司早在2012就前瞻性地走上了長期險賽道,長期險不僅能為公司帶來穩定的持續性幾十年的收入,還能和用戶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目前,慧擇已與全國70家保險機構合作,為用戶提供上千款保險產品。
在2020年,各大企業出現嚴重虧損,甚至面臨生存危機的情況下,慧擇依靠長期險業務的穩健發展仍然實現了連續兩季度雙位數的高增長,為企業發展提供了寶貴的現金流和抗風險能力。2017至2019年,慧擇長期險保費收入占總保費比例分別為35.9%、66.5%及87.4%,2019年第四季度至2020年第三季度,公司長期險保費占比則持續超過90%,呈現出強勁而穩健的增長勢頭。如今,慧擇已經占據長期險業務領域的“至高點”,成為長期壽險及健康險在線獨立保險產品及服務第一平臺。
后疫情時代,保險業需要持續開展供給側改革、提供高質量保險產品和服務,這樣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面向保險客戶,慧擇覆蓋售前的比價、咨詢和選購,以及售后的保單管理和理賠服務,通過IPO帶來的品牌效應,搭建自身流量池,聚集保險、健康資訊等周邊場景,精準地連接到C端。未來,慧擇將不斷升級和運用保險智能工具為年輕用戶帶來更便捷、順暢、個性化的產品和服務體驗,為行業發展貢獻可復制、可推廣的慧擇模式。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