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角獸早知道 iponews
|資訊撬動新資本|
據IFR,騰訊支持的聯易融在港獲批10億美元IPO,此前消息稱其尋求在香港進行5億美元的IPO。
此前據港交所1月8日披露,聯易融科技集團向港交所主板遞交上市申請,高盛和中金公司為其聯席保薦人。
編輯?| Arti
本文僅為信息交流之用,不構成任何交易建議
*后臺回復“聯易融”獲取完整招股書。
聯易融是一家供應鏈金融科技解決方案提供商,其云原生解決方案可優化供應鏈交易的支付周期,實現供應鏈金融全工作流程的數字化。
根據公開信息,聯易融的股東及投資方包括騰訊、中信資本、正心谷、貝塔斯曼(BAI)、渣打銀行等。2016年8月、2017年8月、2018年10月,聯易融分別完成一輪融資,融資額分別為1億元、2億元、2億美元,騰訊均有參與。
2019年12月31日,聯易融獲得渣打銀行的C1輪融資。根據介紹,同意向C1輪投資者發行及配發5,444,444股C1輪優先股,購買價格為每股股份10.102美元,總對價為5499.98萬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聯易融還在2020年獲得了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頒發的數字銀行牌照,該牌照由聯易融與綠地控股(600606,股吧)旗下綠地金融集團、北京協力創成股權投資基金等組成的財團申請。
根據灼識咨詢數據,在2020年前9個月,該集團處理的供應鏈金融交易金額達1,223億元人民幣,在中國供應鏈金融科技解決方案提供商中排名第一,市場份額為20.5%。
根據灼識咨詢數據,中國供應鏈金融的融資馀額到2024年底預計將達40.3萬億元,雖然市場規模廣闊,但需要全面的數字化轉型來實現這一領域的增長潛力。
灼識咨詢預計供應鏈金融領域的核心企業及金融機構用于科技解決方案的總支出將從2019年的434億元增長到2024年的1,642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30.5%。
聯易融自2016年起開始提供企業級、基于云端計算和數字化的供應鏈金融解決方案。自2016年成立以來,已服務290多家核心企業,并與超過180家金融機構合作。截至2020年9月30日,該集團在中國已累積幫助客戶和合作伙伴處理近2,500億元的供應鏈金融交易。
截至2020年9月30日,該集團擁有一支由341名經驗豐富的技術專家組成的團隊,占員工總數的62%。截至最後實際可行日期,已申請及注冊340多項專利和版權。
聯易融的主要收入模式為基于交易量收取科技解決方案的服務費用。其供應鏈金融科技解決方案客戶凈擴張率在2019年約為125%,在2020年前9個月約為116%。而2020年前9個月,其供應鏈金融科技解決方案客戶留存率達99%。
招股書顯示,該集團的供應鏈金融科技解決方案處理的總交易額從2018年的293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826億元,同比增長182%,繼而又增長到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九個月的1,223億元,同比增長92%。
其總收入及收益也從2018年的3.83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7.00億元,增速達83%,并在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九個月實現52%的同比增長,達到8.08億元。經調整凈利潤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九個月達到1.3億元,而2019年同期為3,700萬元。
于2018年及2019年及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九個月,聯易融的五大供應商分別占其同期采購額45.5%、33.7%及32.6%。于2018年及2019年及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九個月,其最大供應商占同期采購額22.5%、16.3%及12.7%。
人員配備上,截至2020年9月30日,聯易融共有548名員工。其中,約62%的員工主要從事技術相關工作,合計341人。同期,聯易融負責銷售及營銷的員工89人,一般行政管理118人。
根據招股書,聯易融創始人、控股股東宋群為其董事長兼CEO,其聯合創始人冀坤為總裁,聯合創始人周家瓊為副董事長兼首席風控官。同時,其高管還包括首席技術官鐘松然、副總裁李小剛、首席財務官趙宇等。
IPO前,宋群直接持有聯易融15.36%股份,冀坤持股2.55%,周家瓊持股0.98%,聯易融董事蔣希勇持股1.02%。同時,宋群等代表的10名員工組成的股權平臺Shirazvic持股4.34%,股權激勵平臺Equity Incentive Holdco持股9.64%。
外部股東中,騰訊、中信資本、正心谷、GIC(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渣打銀行、貝塔斯曼亞洲投資基金(BAI)、招商局創投分別持有聯易融18.89%、12.03%、11.92%、9.20%、3.61%、3.60%、3.04%的股份。
注:本文素材來源于互聯網公開渠道,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內容所述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作為指導依據,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公司回顧】
好文!別忘點“在看”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獨角獸早知道。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