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收到監管函對于企業是否“過會”不構成實質性影響,但是久盛電氣這個監管函收得也太尷尬了,公司董秘的經歷也比較有意思。
3月10日,深交所對久盛電氣和保薦公司IPO項目的兩位保代發去了監管函。
IPO階段就收到監管函,通常情況下都是因為在回復監管反饋時出現了問題,據深交所監管函,久盛電氣IPO7月7日被交易所受理,在審閱了公司的最初版招股書后,深交所提出了第一輪反饋。
共35個問題,面面俱到,可能是因為問題太多了在第一輪回復時,公司的回復內容出現了一些紕漏。
監管函顯示:在第一輪審核問詢問題2和問題9中,分別要求發行人補充披露報告期內與相關方資金拆借的情況、對疫情影響采取的應對措施及有效性等,并要求保薦人發表核查意見。
在回復問題2時,發行人僅披露了與非關聯方的資金拆借,未披露與關聯方的資金拆借。
在回復問題 9 時,發行人刪除了有關疫情應對措施的問題,未對該問題進行回復,且保薦人未按要求對問題9發表核查意見。
直至深交所后續問詢后,發行人及保薦人才補充披露并發表核查意見。
關于問題2的補充回復中,對于是否存在關聯方的資金拆借,公司的回復是不存在對關聯方的資金拆借。
對于問題9,公司也進行了補充回復:新冠疫情對于公司有一定影響,但是不會對公司持續經營能力、全年經營業績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其實從補充回復的內容中可以看到,并不算難回答的問題,至于為什么會刪除問題,或者避而不答,就有點看不懂了,或許就真的是,問題太多誤刪了吧。
當然,被監管層這樣指出問題,作為公司董秘還是有點壓力的,畢竟雖然注冊制,但是也不是一窩蜂就都能上市。
久盛電氣董秘范國華其實是A股的一個老熟人,曾經24歲就完成過一個IPO。
資料顯示,范國華,1985年2月出生,本科學歷。2007年7月開始擔任久立特材(002318,股吧)證代,2009年,久立特材(002318)就實現了深交所上市,22歲參與一個IPO,25歲完成一個完整IPO,這起點可以說非常好了。
在久立特材上市后,范國華繼續在公司證代位置上干了一段時間,2012年3月以“個人原因”辭去了證代職務。
2012年4月,加入了一家擬上市公司寧波江宸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擔任董事會秘書,江宸智能2013年的營業收入約3811萬元,到2015年,營收反而減少,業績也出現虧損,退而求其次,2015年12月,去了新三板。
上市無望,2016年4月范國華辭去了江宸智能董秘職務,顯然,江宸智能的那四年沒有最開始的兩年幸運,離開江宸智能后,2016年5月,上任了上海賽特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秘書。
待了三個月,算是過渡,2016年10月來到現在的久盛電氣,一直干到現在。奇怪的是,2016年就來到公司的范國華,竟然未持有公司股份,薪酬也不算高,2019年薪酬31.37萬元。
范國華最開始的起點在久立特材,其實久立特材和久盛電氣還是有一些聯系的。
久盛電氣實際控制人張建華19歲開始就在久立集團工作,歷任技術員、銷售負責人、副總經理,而久立集團就是久立特材的控股股東。
2003年,久立集團集中發展主業不銹鋼管業務并上市,決定將電纜業務運營主體久立耐火的資產及業務出售給外資控制的企業湖州泰科,張建華等一批高管、核心技術人員一并加入湖州泰科,后又因無法適應外資企業管理模式從湖州泰科離職并成立或加入了現在的久盛電氣。
現在久立集團的下面的兩家企業,久立電氣為發行人銅材供應商,久立特材科為發行人客戶。
可能范國華來到公司也因為著上面的那些聯系,希望在第十一年后能再收獲一個IPO。
董秘變動信息
【董秘聘任】天禾股份聘任劉勇峰為公司董秘。
【董秘辭職】天禾股份董秘柯英超辭職。
為了給讀者更加方便、直接的溝通交流機會
董秘學苑已成立了“董秘學苑朋友圈”微信群
請掃描下面二維碼
添加作者微信
審核通過后拉您入群
以上內容為董秘學苑原創
未獲授權轉載必究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董秘學苑。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