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GDP增速、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出口增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等多項重要指標中,廣東均超過了全國平均水平。
經濟第一大省廣東,一季度交出了一份靚麗的成績單。
4月21日,廣東省統計局發布了一季度經濟數據。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2021年一季度廣東地區生產總值為27117.96億元,同比增長18.6%,兩年平均增長5.2%。
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為952.78億元,同比增長7.1%,兩年平均增長3.3%;第二產業增加值為9903.86億元,同比增長25.1%,兩年平均增長3.7%;第三產業增加值為16261.32億元,同比增長15.6%,兩年平均增長6.7%。
在GDP增速、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出口增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等多項重要指標中,廣東均超過了全國平均水平,表現突出。
廣東省委黨校原副校長、教授陳鴻宇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在中央、國務院的“六穩”“六保”部署下,廣東落實得頗有成效,從一季度多項指標的兩年平均增速情況來看,廣東經濟正在復蘇,逐漸向正常水平恢復。
廣東省統計局指出,一季度,廣東經濟呈現持續穩定恢復態勢。同時也要看到,全球疫情仍在蔓延,國際環境錯綜復雜,具有較強的不確定不穩定性;全省經濟恢復的基礎還不牢固,長期存在的結構性矛盾依然凸顯,發展中又出現一些新情況新問題。
進出口規模創新高消費仍有反彈潛力
在分析人士看來,2020年一季度我國經濟大幅下挫,導致今年一季度的各項經濟指標出現大幅增長,因此,同比增速及兩年平均增速結合來看才更有參考意義。
其中,廣東的外貿進出口在今年一季度實現強勢增長,進出口、出口規模創歷史新高,超越疫情前水平。
廣東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一季度貨物進出口總額18263.1億元,同比增長33.4%,兩年平均增長8.5%。其中,出口11211.7億元,同比增長41.6%,兩年平均增長10.0%;進口7051.3億元,同比增長22.2%,兩年平均增長6.1%。進出口結構優化,一般貿易進出口占進出口比重52.5%,比上年同期提高2.4個百分點。
陳鴻宇向記者表示,廣東省一季度進出口表現非常突出,增速在全國居于前列。在逆全球化浪潮以及疫情導致國際交往受限的情況下,廣東積極利用國際資源,拓展市場空間,轉危為機,開拓了發展新局面,也將增強廣東的發展后勁。
再看消費表現,去年一整年,全國消費受疫情重創,回升也較緩慢,但隨著疫苗的推廣,疫情防控更加有效,消費復蘇的態勢也將愈發明顯。
一季度,廣東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012.67億元,同比增長32.1%,兩年平均增長3.4%。按經營單位所在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增長32.1%,兩年平均增長3.5%;鄉村消費品零售額增長32.2%,兩年平均增長2.8%。
其中,餐飲行業加快恢復,餐飲收入同比增長69.2%,增幅比1-2月提升19.3個百分點;大宗商品消費回升明顯,限額以上單位汽車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74.9%,兩年平均增長6.9%;與房地產相關的消費增長加快,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家具類分別增長48.4%和72.3%,兩年平均分別增長7.2%和8.2%。
但與全國的增速相比,廣東省的消費回升仍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一季度,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33.9%,兩年平均增長4.2%。
陳鴻宇向記者分析,廣東省的消費增速低于全國,這與廣東經濟發展不平衡有關,特別是城鄉發展不平衡、珠三角和粵東西北地區發展不平衡,使得消費潛力未能充分釋放。這也是“十四五”期間廣東需要著力改善的方面,促進區域均衡發展,增加居民收入,做好公共服務,提升產品質量等等,更好地構建一個由有效需求拉動的內需體系。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一季度,廣東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636元,扣除價格因素同比實際增長16.3%,這一增速水平高出全國。一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30元,實際增長13.7%。居民收入的較快增長,將成為支撐廣東消費持續回升的有利因素。
制造業增勢良好新動能助推經濟持續恢復
一季度,廣東制造業增勢良好,完成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7860.39億元,同比增長28.9%,兩年平均增長4.6%。
從支柱產業的表現來看,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8.7%,電器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同比增長42.1%,汽車制造業同比增長62.7%,兩年平均分別增長2.4%、11.4%和5.2%。
在分析人士看來,廣東有強大的制造業,這為整個新經濟提供了良好的應用基礎和發展契機。
一季度數據顯示,廣東以數字經濟、新一代信息技術等為代表的新經濟不斷發展壯大,新經濟增加值同比增長16.9%,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25.4%,比上年全年提高0.2個百分點。
其中,工業新動能穩步增長。先進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7.6%,兩年平均增長6.3%。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1.4%,兩年平均增長2.2%。部分高技術產品產量保持增長態勢,3D打印設備、工業機器人、新能源汽車、集成電路分別增長170.4%、138.9%、273.1%和68.5%。
此外,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持續較快增長,同比分別增長15.9%和37.5%,兩年平均增長15.5%和16.0%。
外貿新業態中,保稅物流進出口同比增長27.8%。線上消費持續快速增長,限額以上單位通過公共網絡實現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32.9%,兩年平均增長25.8%。“直播帶貨”帶動信息消費、快遞服務快速增長,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同比增長33.6%,快遞業務量同比增長69.2%。
展望未來,新經濟將持續成為廣東經濟發展的強勁動力。2020年,廣東省立足現有產業發展基礎和未來發展規劃,選定了十大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和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進行重點培育。
今年3月,工信部公布了先進制造業集群競賽入圍的25個優勝者名單,其中廣東占了6席。廣東省委黨校經濟學教研部教授岳芳敏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工信部選出“國家隊”,廣東省也會有省級的重點培育、發展對象,而區域經濟無疑將受益于這些先進產業集群的發展。
這同時將帶來大量的投資。一季度,廣東省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31.9%,兩年平均增長5.7%,其中工業投資增長35.2%,兩年平均增長2.5%。
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一些重大項目都在安排之中,在“兩新一重”、傳統產業改造、新興產業的提升等方面,將有望帶來更大的投資空間。
陳鴻宇向記者表示,廣東省的投資還有待進一步積極落實,特別是在重大基礎設施、重大產業項目等方面,要提升投資力度,讓投資增速逐漸趨于正常化。
(作者:王帆 編輯:包芳鳴)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