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和訊SGI指數評分新能源TOP10榜單出爐,派能科技、隆基股份(601012,股吧)、邁為股份(300751,股吧)、杭可科技(688006,股吧)、科威爾等上市公司上榜。
從和訊SGI指數新能源榜單的整體分值來看,在觀測期內,10家上市公司SGI指數的值域分布區間較廣,波動率較高,極差值高達30,雖然同屬TOP10一榜,然而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榜單中前7家上市公司指數得分較高而且懸殊微弱,也就意味著榜末的天合光能、比亞迪、德方納米(300769,股吧)3家企業拖了后腿致使行業出現分化割裂的局面,榜上有名卻未能發揮示范效應,存在登頂投資者“段子排行榜”、淪為笑柄的風險。
數據來源:公司各季度報、年報
同時,市盈率的“波翻浪涌”也頗為引人注目,與天能股份近乎匍匐躺平迥然不同,寧德時代(300750,股吧)、比亞迪已經脫離“地心引力”沖破云霄,翱翔天際,邁為股份、杭可科技、德方納米也躍躍欲試,起而仿效,局勢頗似群雄割據,種種景象映射出近年來新能源行業在資本市場鐵騎縱橫、翻云覆雨的無限風光。總而言之,新能源領域估值較高,尤其2020年末之際,與白酒、醫療形成三足鼎立的格局,隨抱團現象愈演愈烈而不斷水漲船高,直至抱團需求松動瓦解,估值泡沫承受擠壓,一時折戟沉沙,干戈寥落。
此外,我們還注意到新能源TOP10榜單中第一名派能科技位列和訊SGI指數TOP30榜單尾部區域,而最后一名德方納米則以“學渣標簽”不可避免的身陷和訊LAST 30的中部地帶,分化劇烈如是,一在平地一在天,一方面說明轟轟烈烈的新能源領域頭部效應逐漸顯現,但高踞榜首的派能科技在“高手如云”的總榜中只能躋身末流,結合溢價效應顯著的市盈率和年前資本市場炙手可熱的行情演繹來看,另外一方面也表明行業估值水平與業績表現廣泛存在過度錯配現象。
不過從產業政策的視角來看,新能源行業作為國家加快培育和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在經濟增長動能轉型、環境治理效益提升、大國博弈占據高地等方面影響深遠,因此,長期而言,資本市場對新能源產業的追捧青睞有著堅實的現實基礎作為支撐依托。
數據來源:公司各季度報、年報
從核心財務指標的數據來看,加權凈資產收益率極差值較大,派能科技憑借高達47.16%的ROE一騎絕塵,天能股份也以近40%的水平緊隨其后,這顯然令落入負值區間苦苦掙扎的德方納米望而生畏,因此整體上的分化趨勢一目了然,但是瑕不掩瑜,新能源TOP10上榜企業中派能科技、隆基股份、邁為股份、天能股份加權凈資產收益率高于25%,同時派能科技、隆基股份等5家上市公司凈利率高于15%,從杜邦分析的角度來看,這表明新能源TOP10上榜公司在盈利能力、運營效率、資本結構等各個維度的綜合表現上形勢喜人,“春光”正好,靜候“秋藏”。
此外,根據統計觀察,我們還發現兩點值得探討的地方,其一是,在踢出天能股份加權凈資產收益率這一異常值后,新能源TOP10上榜企業的指數排名竟與加權凈資產收益率的單項指標排名完全對應重合,這或許有一定偶然,但更大程度上是源于內在經濟規律的作用,表明在新能源領域加權凈資產收益率對SGI指數的形成機制影響極大,高度相關。
其二是,將新能源TOP10上榜公司的收現比和應收票據及應收賬款周轉天數進行對比分析,我們發現二者在起伏波動上大致呈現出趨同對應的走勢,即在新能源領域,高收現比企業往往應收票據及應收賬款周轉天數也比較高,這種現象在榜單中部以及尾部尤為顯著,表明擁有高質量現金流的新能源公司更加趨向于通過延長應收賬款等策略搶占市場份額,畢竟有著充裕的現金流作為銷售策略或運營手段的支撐,然而這一定程度上會有損公司財務的穩健性和可持續性。
隨著新能源行業競爭加劇,企業在面臨業績壓力或被淘汰出局的威脅時不得不以此作為權宜之計,排名最末的德方納米低收現比、高應收賬款周轉天數的指標組合有力的證實了這一判斷,而排名居前的行業頭部派能科技、隆基股份由于具備較強的定價、議價權利,無需“損己利人”,這一現象并不明顯。
結合具體公司財務狀況來看,天能股份加權凈資產收益率位列第二,然而凈利率卻差強人意、恥居末流,一定程度上表明權益乘數躥升,目前債務風險較大,資本結構亟待進一步改善,低收現比、低應收賬款周轉天數的雙低組合意味著現金流質量堪憂,市場份額逐步縮水,危機四伏下無力讓渡部分財務權益挽回市場地位。有趣的是,科威爾的指標組合恰恰與之相反,四項財務指標匹配狀況良好,低收現比、高應收賬款周轉天數疊加低凈資產收益率、高凈利率,這反映出科威爾資本結構合理,債務負擔較小,在銷售和運營層面策略空間大、柔性強、主動性高,因此在議價地位不突出的情形下走上了通過延長應收賬款期限搶占市場份額的路線。
從產業技術變遷和商業模式創新的維度來看,新能源行業體現出強烈的創新驅動業績、支撐估值的特征,整體趨勢上,我們發現新能源TOP10上榜企業中子指標BVD創新指數排行榜前四名比亞迪、寧德時代、杭可科技、邁為股份恰好也處于市盈率排名中的前四個位次,這并非偶然巧合,現象背后的根源在于新能源領域的創投機構、資本市場及投資者極其重視企業在研發創新方面的表現和投入。
以高踞BVD創新指數榜首的比亞迪為例,近幾個季度以來,核心財務指標資產負債率、應收賬款占總資產比值偏高的同時凈資產收益率、主營利潤率卻在不斷走低,扣非凈利潤不足上汽集團(600104,股吧)的十分之一,這意味著財務狀況的風險和隱憂日益加劇,然而資本卻為之瘋魔,比亞迪2020年市值一路飆升遠超上汽,成為A股車企一哥,這表明資本市場對比亞迪相繼研發出的一系列前沿技術和核心競爭優勢充滿信任和期待。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