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博雅生物(300294,股吧)最新的和訊SGI指數評分解讀出爐,該公司獲得62分的較低分值。從下圖可以看出,博雅生物SGI評分2020年初維持在低位,而后逐步上升,三季度已升至77分的歷史高位,但良好評分未能保持,四季度驟然下降至62分的低值,恢復到年初水平,使得公司SGI評分總排名對比三季度下滑了101名。
圖:博雅生物和訊SGI指數綜合評分
新冠疫情影響及研發物料占用 導致公司凈利下滑
2020年年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 26.8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 7.74%;實現營業利潤 3.3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 35.5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 2.6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 38.97%。
公司主要從事血液制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其凈利潤下降原因主要是:一是受新冠疫情影響上半年采漿量下滑導致全年投漿量同比下降約 8.5%;二是因因子類產品研發需要,耗用了部分用于生產纖維蛋白原的組分,影響纖維蛋白原產品的銷售數量同比下降約 15%。
資產收益率是反映公司成長性的主要指標,是公司稅后利潤除以凈資產得到的百分比率。凈資產收益率越高,代表公司持續經營能力越強。從下圖可以看出,受疫情影響,公司資產收益率在一季度有明顯下滑,二季度有所恢復并在三季度達到峰值,四季度又回落至一季度水平,說明公司經營能力有較大波動。全年銷售毛利率和凈利率一直維持在75分,說明公司業績較為穩定,盈利水平尚可。
圖:博雅生物和訊SGI指數 數據來源:公司各季度報、年報
值得一提的是,博雅生物的收現比全年持續上升,意味著企業收入的變現能力在逐漸轉強,但應收賬款周轉天數維持在75分,表明流動資金使用效率一般,有待提升。
圖:博雅生物和訊SGI指數 數據來源:公司各季度報、年報
控股股東上演“羅生門”,博雅生物備受牽連
據媒體公開報道,2020年9月11日,一則《致每一位高特佳人的公開信》在網上流傳,據信中表述,金某(金惠麗)為高特佳集團董事長蔡某(蔡達建)的結發妻子,但蔡某與秘書張某有長達十余年的不正當關系。在此背景下,金某列舉多項蔡、張假公濟私事例并認為蔡某有以權利侵占高特佳集團財產之嫌,更因無心工作而導致重大并購(丹霞項目)失誤。
公開資料顯示,博雅生物的控股股東為高特佳集團,前者也是丹霞項目余震受影響方之一。
高特佳集團是一家老牌創投機構,創始人蔡達建早年曾就職于君安證券、國泰君安證券,2001年創辦高特佳,曾于2012年率先在國內提出“主題行業投資”理念,專注于醫療健康產業的股權投資,其知名案例包括投資邁瑞醫療(300760,股吧)、博雅生物等。高特佳隨后上演了一場羅生門:高特佳原董事長蔡達建被現任董事長金惠麗開除處分,蔡達建與金惠麗原本是夫妻,如今已經反目成仇,而后對蔡達建的開除處分被宣布無效,而金惠麗的董事長職位又被取消,但金惠麗拒絕移交公司營業執照、公章等等……
雖然博雅生物及時發布公告澄清與高特佳保持相互獨立,但受該事件的不斷發酵,博雅生物不可避免受到沖擊,亦導致了四季度評分排名急劇下滑。直至2021年4月6日,博雅生物發布回復深交所關注函公告,宣告這起“桃色事件”引發的內斗已告一段落,主要股東已握手言和,博雅生物被華潤醫藥收購的交易也將繼續推進。
行業發展持續、穩定 集中化趨勢不斷加強
我國醫藥行業一直處于持續、穩定、快速的發展階段。由于經濟發展和醫療體制改革促使需求不斷釋放,我國醫藥行業消費也將保持高速增長。
近年來,國內血液制品企業通過提高采漿量,擴大生產規模,加之企業間的兼并重組,行業逐步走向集中。而博雅生物目前擁有 13 個單采血漿站,2020 年原料血漿采集約 378 噸,漿量規模相對較少,但公司噸漿產值處于行業前列。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