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北京,記者 張曉翀)訊,國家統計局周五發布數據顯示,6月全國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同比上漲1.1%,環比下降0.4%。PPI(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同比上漲8.8%,漲幅較上月回落0.2個百分點,為今年以來首次回落,PPI環比上漲0.3%。
此前財聯社“C50風向指數”調查顯示,市場預估國內6月CPI同比料持平于1.3%;PPI同比料回落至8.6%。分析人士指出,PPI與CPI走勢“剪刀差”持平于歷史最高,預計短期該格局將會延續。
上海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胡月曉對財聯社表示,PPI雖然環比仍慣性上漲,但大宗商品價格已現回頭跡象,預計1-2月內就將掉頭。通脹拐點跡象初現,有利市場進一步回暖,下半年通脹交易消退的主線將逐漸清晰;通脹拐點將帶來市場利率下行,貨幣政策利率亦將下行。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對財聯社表示,當前PPI高增對CPI的傳導效應依不明顯,PPI和CPI“剪刀差”加劇造成下游企業利潤受到擠壓,另外CPI漲幅處于明顯偏低水平,意味著下半年“控物價”因素難以對貨幣政策帶來顯著的收緊壓力。
東吳證券宏觀首席分析師陶川對財聯社表示,通脹雖然回落,但結構分化依然嚴重,下游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的壓力加大。
PPI環比和同比漲幅均有回落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董莉娟稱,6月份,國內大宗商品保供穩價政策效果初步顯現,市場供求關系趨于改善,工業品價格漲勢有所趨緩。據測算,在6月份8.8%的同比漲幅中,去年價格變動的翹尾影響約為2.4個百分點,比上月回落0.6個百分點;新漲價影響約為6.4個百分點,擴大0.4個百分點。
陶川指出,6月PPI自高點回落,主要原因是經濟動能的放緩和監管趨嚴,黑色和有色冶煉行業環比由正轉負。
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斌表示,目前全球大宗商品價格漲價勢頭已放緩,加上國內一系列保供穩價政策調控下,PPI年內高點已現。隨著基數的逐漸抬升,下半年PPI有望保持震蕩回落走勢,但國際油價的上漲仍為輸入型通脹帶來不確定性。
CPI環比降幅擴大,同比漲幅回落
董莉娟指出,6月我國經濟保持穩定恢復,消費市場供應總體充足,居民消費價格運行平穩。據測算,在6月同比漲幅中,去年價格變動的翹尾影響約為0.8個百分點,比上月擴大0.1個百分點;新漲價影響約為0.3個百分點,比上月回落0.3個百分點。
陶川認為,CPI回落主要是豬肉價格和出行相關價格拖累,豬肉價格主要是需求季節性回落,出行則與局部地區疫情反復相關。
紅塔證券宏觀分析師孫永樂認為,6月核心CPI同比上漲0.9%,漲幅與上月相同。因為居民消費恢復緩慢、疫情影響居民消費意愿等等原因,核心CPI暫時性結束了此前連續上漲的態勢。
溫斌并表示,受制于豬肉等食品價格的回落,年內CPI大概率保持溫和增長走勢,通脹水平整體可控,對貨幣政策影響整體有限。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