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態環境質量是關鍵。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統籌治理給各地帶來好生態的同時,也促進了鄉村經濟的發展,給當地民眾帶來好生活。
高山湖泊如明鏡一般倒映著藍天白云,各色野花、牦牛、駿馬和藏香豬點綴在高山草甸間。浪茸村地處云南香格里拉普達措國家公園景區的核心區,一草一木都受到保護,曾經的“木材經濟”難以為繼。依托良好的環境,當地發展起了旅游,以前運輸木材的孫諾農布變成了環保觀光游客車的駕駛員。
云南省迪慶州香格里拉浪茸村村民 孫諾農布:以前我們砍木料,一車一車拉回去,現在旅游開發,經濟收入也可以。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河北承德的哈里哈村在荒山上植樹造林,發展林下經濟、特色種殖養殖。如今,哈里哈村的森林覆蓋率達到了78%,年人均收入達到9000多元。湖南益陽沙堡洲村通過種植水草,改善水環境,發展生態養殖。福建漳州澳角村三面臨海,當地清退無序養殖,留住碧海銀灘,把村子打造成了海上花園。
福建省漳州市東山縣澳角村村民 陳榮毅:我們是開海的時候去捕魚,休海的時候搞農家樂,農家樂一年差不多二三十萬的收入,我是認為當下就是小康生活。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