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8月17日訊,昨日,來自首都的重磅政策再度吸引市場對氫能源板塊的目光。
昨日盤后,北京市重磅發布氫能產業發展實施方案(2021-2025年)。其中提出,2025年前,具備氫能產業規模化推廣基礎,產業體系、配套基礎設施相對完善,培育10-15家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產業鏈龍頭企業,京津冀區域累計實現氫能產業鏈產業規模1000億元以上,減少碳排放200萬噸。交通運輸領域,探索更大規模加氫站建設的商業模式,力爭完成新增37座加氫站建設,實現燃料電池汽車累計推廣量突破1萬輛。
華安證券強調本輪氫能源板塊行情的內部邏輯,稱近期氫能板塊表現突出,或在于氫能發展戰略的催化;工信部近日也提出積極配合相關部門制定氫能發展戰略,將帶動氫能技術的進步。
當前,國內多個龍頭從制氫、儲氫、用氫等方面積極布局氫能行業。據氫云鏈統計,2021年1-7月國內氫能產業公開投資事件超80起,名義總投資金額逾2500億元,同比增長超90%,其中百億級投資規模的項目超過10起。
開源證券指出,氫能產業已寫入我國十四五發展規劃,根據2019年中國氫能聯盟發布的《中國氫能產業白皮書》,預計到2050年氫能在中國能源體系中的占比約為10%,氫氣需求量接近6000萬噸,年經濟產值超過10萬億元。
對于產業的發展現狀,中信建投鄭勇表示,當前,我國制氫以煤制氫與工業副產氫為制氫主要來源,占比分別為64%、21%,綠氫或為未來發展方向;儲運方面,現階段我國普遍采用20MPa氣態高壓儲氫與集束管車運輸的方式,但隨著運輸距離增加,多種儲運路徑并行方案為主要方向;我國加氫站以外供及氣氫加氫為主,近幾年加氫站數量快速增長,2020年為128座;國內氫能源汽車尚處于起步階段,2020年氫能源汽車保有量約7352輛,以物流車與客車為主,交通領域將作為氫能下游應用市場發展的突破口。
據中信建投觀點,財聯社梳理氫能源產業鏈核心標的如下: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