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來,全國有40多家央企和地方國企積極推動上市融資,同比增加79.17%,比2020年全年數據高出10.26%。 ]
隨著國企改革三年行動進入下半場,混改加速步入“升級版”,資本市場成為混改的重要陣地。
國資委要求,把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工作重點放到轉機制上,重點在選好戰略投資者、完善公司治理、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等方面,采取有力有效措施,確保增強活力動力,提高效率效益。
推動混改企業深度轉換經營機制
8月30日,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以視頻方式召開推動混合所有制企業深度轉換經營機制專題推進會,深入落實國企改革三年行動部署,通報截至7月末國企改革重點任務完成情況,指導國有企業把握好混合所有制改革方向,著力推動混合所有制企業深度轉換經營機制。
會議指出,近年來,各級國資監管機構和廣大國有企業堅持“三因三宜三不”原則,通過增資擴股、改制上市、并購投資、合資新設、產權流轉等多種方式,積極穩妥、分層分類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取得了積極進展。混改工作穩步推進,機制轉換逐漸深入,制度體系日益完善,國有資本功能有效放大,黨的建設明顯加強。
隨著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推進,混改呈加速態勢。近兩個月來,從中央到地方密集批量推介混改項目,引資范圍不斷擴大,并探索實施市場化差異化管控。今年7月,浙江省推出48個混改項目,包括在浙央企的6個項目、省屬國企下屬公司的17個項目以及各市屬國企的25個項目,涉及數字科技、工業制造、現代農業、金融服務、商貿流通、城市開發等領域,這些項目落地后預計引入社會資本150多億元。
沈陽市國資委日前推介了國有企業混改項目13個,提出市屬公益類企業和功能類企業,在保持國有控股的前提下,實施股權多元化改革;其他競爭類企業不設股權比例限制,混改后允許非國有資本控股。青島市國資委也重點推介了109個擬推進或深化的國企混改項目,表示將通過積極引進國際資本、民營資本,實現體制機制轉換,激發國有企業活力。
多家央企也明確了下一步混改的重點任務,比如航空工業集團將建立國家資本加混合所有制資本相互促進、良性互動的新結構,加快推進凱天、南京伺服控制、凱邁測控等十余家企業混改工作,深度轉換經營機制,積極引入高匹配度、高認同感、高協同性的戰略投資者,探索實施市場化差異化管控。
中國建材集團將積極穩妥深化股權多元化和混合所有制改革。對“未混”企業“一企一策”研究改革方案;對“已混”企業發揮好非公股東在公司治理、經營機制等方面的作用。
對于混改企業來說,股權層面的混合僅僅只是第一步,后續在“改”的方面,尤其是經營機制的轉換,無疑更加重要。
上述會議強調,要把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工作重點放到轉機制上,重點在選好戰略投資者、完善公司治理、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放大和拓展國有資本功能、探索更加市場化的差異化管控、集成運用市場化機制各項措施、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等方面,采取有力有效措施,確保增強活力動力,提高效率效益。
中國企業聯合會研究部研究員劉興國表示,目前已經啟動和完成混改的部分企業在體制機制轉換上也取得了實質性改革成果,混改企業的效益得到了較好提升。但也有少數企業存在“股權已混、體制未改”或“股權易混、體制難改”的問題。
劉興國認為,對于后續的混改來說,要進一步推動混改企業深化內部體制機制改革,實現企業治理與管理提升。根據需要,或可在部分已混改的企業啟動二次混改,以進一步優化股權結構,進而更好推動企業內部體制機制改革。
資本市場助力混改
資本市場已成為國企改革的重要陣地。知本咨詢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全國有40多家央企和地方國企積極推動上市融資,同比增加79.17%,比2020年全年數據高出10.26%。已完成首次上市融資的國企比2020年同期多50%,正積極推進上市的比2020年同期多108.33%。
國家發改委經濟體制與管理研究所企業研究室副主任李紅娟此前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從中央到地方不同層級的多家國企對企業上市進行了布局,地方國有資本證券化率也隨著一系列國企配套改革政策的推進得到進一步提高。
今年6月國資委召開的全國國有產權管理工作會議強調,要積極培育和推動更多符合條件的企業在科創板上市,繼續推動更多優質資產進入上市公司,促進重點行業和重點企業以上市公司為平臺開展專業化整合,持續優化上市資產運營質量和產業布局,不斷提升上市公司價值創造能力。
國務院去年印發的《關于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指出,鼓勵和支持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企業上市。發揮證券市場價格、估值、資產評估結果在國有資產交易定價中的作用,支持國有企業依托資本市場開展混合所有制改革。
對混改企業來說,上市有多方面的意義。劉興國分析,一是對混改效果的肯定;二是對混改企業的持續支持,以及推進混改進一步深化,完成二次混改;三是為混改參與方提供市場化退出渠道。
李紅娟認為,應當因地制宜、因企施策、分類分層推進混改企業上市。對已經上市的混改企業,需要以引入積極股東的方式實質性推進“二次混改”。對主業處于競爭領域的國有企業,尤其是央企集團層面以下企業,全面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勵支持企業將優質資產上市進行深度混合所有制改革,進一步放開資本進入的行業和領域,提高國有資產證券化率和搞活國有企業。
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日前正式批復遼寧沈陽、浙江杭州、陜西西安和青島四省市區域性國資國企綜合改革試驗實施方案。四地的方案都提到了推動國企上市,提高資產證券化率。青島市提出,推動市屬企業整體上市或核心業務資產上市,到2022年,資產證券化率超過60%。西安市力爭區域內每年新增兩戶國有控股上市公司,杭州市提出到2022年新增10家左右國有控股上市公司。沈陽市明確,推動遼寧能源控股集團新能源板塊資產證券化,支持具備條件的企業推進上市。
事實上,混改企業上市也存在一些風險,對企業的生產經營和發展情況提出了更多考驗和更高要求。李紅娟分析,比如對于信息披露的質量更加重視,企業的隱蔽性和企業發展的自由度將有所降低等,不利于企業管理人員長遠利益的規劃和考量。另外,只要資本進入市場化融資平臺,那就意味著將面臨更多的投資風險和不確定的回收利潤預期。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