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鑒新聞
守望市場 燭照商界
4月24日,《中國紀檢監察報》縱深版刊文《黑龍江深化糧食購銷領域腐敗問題專項整治——筑牢“中華大糧倉”》,整版報道了黑龍江省紀檢監察機關深化糧食購銷領域腐敗問題專項整治工作。
來源:經鑒新聞
撰稿:李琳
編輯:楊永輝
《經鑒新聞》注意到,自中紀委提出深化糧食購銷領域腐敗專項整治以來,黑龍江全省糧食系統出現了塌陷式腐敗,呈現出全省糧食購銷系統的窩案現象。
特別是自去年以來,黑龍江省開展糧食購銷領域腐敗問題專項整治,查辦了省糧食局原局長胡東勝等6名省管干部,截至2022年4月15日,全省紀檢監察機關共立案686件1009人、采取留置措施92人。
值得注意的是,在黑龍江省糧食局原局長胡東勝于去年10月被查后,其后任——朱玉文也于今年4月18日官宣落馬。
01
黑龍江是名副其實的“中華大糧倉”。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1年,黑龍江省糧食總產量1573.54億斤,占全國總產量的11.5%,連續11年位居全國第一。
因此,黑龍江也成為了中國糧食儲備銷售的重中之重,然而正因為此,黑龍江省出現了一批靠糧吃糧的“碩鼠”,其中就包括了兩任省糧食局長。
公開簡歷顯示,朱玉文生于1963年4月,早年間就邁入了糧食系統。
1987年至1991年,朱玉文便進入了雙鴨山市糧食局,先后擔任了團委干事、團委副書記、團委書記等職。
此后的他又轉入政壇,擔任寶清縣委副書記、饒河縣委書記、雞西市委副書記等職位。
直到2016年,朱玉文再次回歸糧食系統,接任了胡東勝成為了省糧食局的“一把手”,任黨組書記、局長一職。
2019年8月,朱玉文卸任黑龍江省糧食局黨組書記、局長。被查前,其為黑龍江省發改委黨組成員、副主任。
朱玉文落馬前,其前任——黑龍江省糧食局原局長胡東勝已落馬。
胡東勝的落馬是在黑龍江省委涉糧問題專項巡視組進駐省直涉糧部門和省管企業后。當時,巡視組開展了為期45天的涉糧問題專項巡視,其中也包括了省糧食局。
巡視組進駐不足一個月,已經離任5年多的省糧食局局長胡東勝便落馬了。
公開資料顯示,胡東勝長期在黑龍江省糧食系統工作。其最早在家鄉遜克縣奇克糧庫工作,官至糧庫主任。后在省糧食學校企業管理專業學習,并歷任遜克縣糧食局副局長、局長,遜克縣副縣長,黑河市糧食局黨委書記、局長等職務。
在升任黑河市愛輝區委書記后,2003年6月,胡東勝出任黑河市副市長,并在這一崗位上工作6年之久。
2009年10月,胡東勝重回“老本行”糧食系統,出任省糧食局黨組書記、局長,成為“一把手”,并在這一崗位上工作了近7年。后調任省政協農業和農村工作委員會副主任直至2018年1月被免職。
時隔近4年,胡東勝落馬。
據廉政瞭望報道,一名黑河當地人士介紹,胡東勝擔任黑河糧食局長后,關于他亦官亦商的傳言有很多,主要說其親屬在多家糧食公司有股份,通過倒賣糧食發大財。
上述人士還稱,當年許多人都在新舊糧上打主意,通過兩者之間的價差牟利。只要儲存條件達標,糧食是可以長期存放的,但存放了一定時間的糧食與新收的糧食之間是有價差的。
盡管這樣的價差看似很小,但量足夠大時,數額便很可觀。當年黑河就有傳言,胡東勝及其家人卷入了這些生意。此外,擔任黑河市糧食局局長后不久,胡東勝就在省城哈爾濱購置了兩套房產。這些大額支出,超出了他的正常收入。
據媒體梳理,胡東勝也是全國糧食購銷領域腐敗問題專項整治開展后,首個落馬的省級糧食局局長。
02
胡東勝的落馬拉開了黑龍江省糧食系統反腐風暴的大幕。
2021年10月,綏化華糧糧食儲備庫有限公司原總經理魏朝興被查。
同年11月,中國儲備糧管理集團有限公司遼寧分公司黨委常委、副總經理孫立國落馬。
到了12月,嫩江市商務糧食局原黨委書記、局長畢顯林,海倫市糧食局原黨委書記、局長韓行占等人落馬。
此外,哈爾濱江山糧庫有限公司董事長和秀廣、齊齊哈爾市雅爾塞糧庫有限公司原總經理李大鵬等企業高管紛紛被查。
去年底,黑龍江省紀委監委通報稱,按照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統一部署,全省紀檢監察機關深入推進糧食購銷領域腐敗問題專項整治,緊盯行政管理、糧食收購、糧食存儲、糧食銷售和企業經營管理等重點環節,嚴查快辦了一批膽大妄為、貪得無厭的糧倉“碩鼠”。并通報了5起糧食購銷領域違紀違法典型案例。
到了2022年,反腐的巨劍越磨越亮。單單1月份,被抓的各地糧銷企業的核心管理層高達10余名。
其中包括富裕縣龍安橋糧庫有限公司總經理趙志明、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康泰糧庫有限責任公司經理孫光亮、黑龍江金谷糧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長丁銳以及省直屬糧庫管理有限公司原董事長王郃等10余名企業高管及地方糧食局長。
今年2月,黑龍江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聯合下發《全省涉糧問題專項巡視發現問題整改工作方案》,要求嚴格落實巡視整改主體責任,確保整改要求落實到位。省紀委監委堅持“三不”一體推進,做到查處問題、督促整改、推動治理有機結合,深入分析規律特點,精準實施以案促改,做好糧食購銷領域腐敗問題專項整治“后半篇文章”。
至今,相繼被查的糧食經營企業高管不斷增多,同時,出現了主動投案的涉糧企業管理人員。
2022年2月24日,黑龍江省紀委監委消息顯示,省建三江農墾前進第二糧庫有限公司原黨支部書記、總經理劉國智涉嫌嚴重違紀違法,主動投案,目前正接受省農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紀委紀律審查和富錦市監察委員會監察調查。
自此,劉國智的落馬成為黑龍江全省第一位主動投案的糧食系統企業的高管。
03
全國糧食購銷反腐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各地涉糧企業落馬案件也不在少數,但像黑龍江這種全面“塌方”的堪稱罕見。
《經鑒新聞》梳理發現,糧食系統的窩案現象早已有之。例如,曾在黑龍江中儲糧分公司的發生的窩案事件。
資料顯示,中儲糧黑龍江分公司窩案中,公司原黨組書記、副總經理楊寶興(正廳級)便是“集體腐敗”的核心人物。
公開報道顯示,為謀取職位晉升而向楊寶興行賄的下屬至少16人,初步統計行賄財物共包括人民幣196萬余元、8.8萬美元和價值4萬余人民幣的金條兩根。
尤為一提的是其下屬任某某在楊寶興去白俄羅斯考察前,在楊寶興的辦公室送了2萬美元。不久后,任某某就被任命為黑龍江中國儲備糧收儲經銷有限公司董事長。不僅如此,任某某還利用其與楊寶興的關系收受他人賄賂。
除了內部行賄受賄外,中儲糧黑龍江分公司還利用手中的權力在收糧資質上設門檻,從而收受地方糧庫企業的賄賂。
此前有報道稱,缺少糧食收儲資質的地方糧庫和民營糧庫為了生存,最佳選擇便是“抱”中儲糧的“大腿”,一旦成為中儲糧直屬庫委托的“代儲點”,這些地方糧庫和民營糧庫就可以衣食無憂。
為了獲得這個“代儲資質”,他們選擇的手段就是“送錢”,向中儲糧黑龍江分公司掌握“選擇權”的那些人行賄。
在黑龍江中國儲備糧收儲經銷有限公司董事長任某某的案件中,其收受企業給予的10萬元,據這名企業負責人稱,2013年3月,他在院里建了容量8萬噸左右的糧倉,為了讓這個糧倉成為中儲糧的臨儲點,他給任某某送了20萬元現金。
這位與中儲糧黑龍江分公司一把手交情深厚的任某某被帶走調查后,中儲糧黑龍江窩案就此開始發酵,不斷有涉案人員被帶走調查。
而楊寶興被移送審查起訴后的一個月內,有多達9人主動到檢察院投案自首。
再看此次黑龍江糧食反腐風暴,首批被查的北大荒(600598)糧食集團有限公司原黨委書記、董事長史中華,省糧食局長胡東勝以及中儲糧遼寧分公司副總經理孫立國等人,正是以央企、省管為首的企業正廳級領導為首。
《經鑒新聞》
中國企業報榮譽出品
歡迎投稿、來函:
jingjian2018vip@163.com
經鑒新聞首席法律顧問:廣東雙子律師事務所 許金周律師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經鑒。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