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住建部印發《關于進一步明確海綿城市建設工作有關要求的通知》(下稱《通知》)。《通知》 指出近年來,一些城市存在對海綿城市建設認識不到位、理解有偏差、實施不系統等問題,影響海綿城市建設成效。為落實“十四五”規劃《綱要》有關要求,扎實推動海綿城市建設,增強城市防洪排澇能力,《通知》明確,海綿城市建設應聚焦城市建成區范圍內因雨水導致的問題,以緩解城市內澇為重點,統籌兼顧削減雨水徑流污染,提高雨水收集和利用水平。
作為一項新興的城市生態概念,“海綿城市”會涉及到舊城改造的方方面面,推廣起來并不容易,因此,新建城區成為“海綿城市”工程較易普及的區域。從王家墩機場改建而來的武漢中央商務區,也就有了更為得天獨厚的先天優勢。
雖然武漢中央商務區總體規劃的提出早于“海綿城市”概念,但泛海基于對城市功能的洞察而做的高標準前瞻規劃,使武漢中央商務區在多方面都事實上達到了“海綿城市”所要求的技術標準。
武漢CBD內的排水系統采用了當時少見的雨污分流設計:雨水和污水分別各用一條管道輸送、排放或后續處理。這種方式使雨水可以通過雨水管網、經簡單過濾后可直接排到河道,而污水則需要收集后送至污水處理廠,水質達標后才可以排放,從而兼顧了城市排水系統的效率與環保兩方面的需求。
但是,對于預防城市內澇而言,光有排水在特殊時期還遠遠不夠。在武漢中央商務區前身尚為王家墩機場的時代,由于機場偏高的地面,硬化度較高的跑道,以及開闊的空間,區域內積水內澇的風險及危害都不算高。但在確定為城市核心的CBD時代,完全變樣的城市面貌使得武漢中央商務區必須直面地下水位較高,且汛期雨量較大,積水排放困難的內澇風險。
也正因為如此,早在規劃之初,泛海便在整個區域的最南側,規劃了一個人工湖,也就是現在的“夢澤湖”。除去作為城市綠肺,為都市人提供觀景與休閑的好去處之外,還有一個不為人所知的重要作用,就是武漢CBD汛期排澇的調節器。夢澤湖也因此成為“海綿城市”實現城市雨水的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凈化的絕佳范例。盡管沒有江湖的活水引入,夢澤湖卻基本不需要進行人工補水,其湖水的主要來源,除了自然降雨,以及部分地下水的自然滲透補充外,主要就是周邊的市政管道收集的雨水。
不僅僅是夢澤湖。泛海控股對于“海綿城市”的超前規劃與設計還體現在諸多方面。比如夢澤湖旁高達438米的武漢中心,即是一座現代化的超高層商務樓宇,也是一座立體雨水收集器。武漢中心獨特的外形具有雨水導流功能,可以將相當比例的建筑外立面雨水收集起來:一方面,這些雨水可以成為大樓空調系統冷水循環用水,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市政管道最終排放到近旁的夢澤湖中,成為湖水的補充。
對于夢澤湖覆蓋不到的武漢CBD北部區域,如王家墩山體公園,泛海也做了獨立的雨水收集循環小系統規劃,使之成為CBD“海綿城市”整體的補充部分。
可以說,以夢澤湖為核心工程的武漢CBD“海綿工程”項目,是城市水資源管理的一次成功實踐。在這里,不僅可以看到巍峨聳立的高樓大廈,林蔭寬闊的園林道路,更有在一個個不起眼之處活著的生態之城。
下一步,泛海武漢中央商務區將聯合科研機構、企業等社會力量,深入探索研究創新,有效助力武漢市海綿城市建設。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本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第三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