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每一個努力生活的中國人,都是最美的奮斗者。也正是因為億萬奮斗者,才有了今日之中國。十年,致敬每一個奮斗的你。讓我們一起,踔厲奮發新時代,篤行不怠向未來。
【解說】整理衣裝、簽出車單、核對信息,32歲的動車司機袁彬如往常一樣,從西安北車站司機休息室出發,開始值乘西安至鄭州高鐵。十年間,陜西高鐵里程邁上了1000公里大關,袁彬也從一名電力機車司機轉崗為動車組司機。
【同期】西安機務段動車組司機 袁彬
我的父親也是一名火車司機,從事過蒸汽機車、內燃機車和電力機車(駕駛工作),從小對我的影響很大,在我心中從小就有一個火車頭的夢想,最終我也通過自己的努力,然后合格地成為一名電力司機,最后轉崗為動車組司機。
【解說】袁彬和他的父親袁建昌見證了陜西鐵路的發展與變遷——動車組司機隊伍的擴大、機車技術的升級、動車開行比例的躍升。
今年59歲的袁建昌是西安機務段的一名退休火車司機,在司機這個崗位上干了36年。在袁建昌的家中,他翻出有些泛白的藍色火車司機制服穿上,與身著白色制服的兒子坐在一起,講著自己的職業生涯。
【同期】西安機務段退休司機 袁建昌
我們上班的時候,當時開蒸汽機車,平均時速下來就是三四十公里。隨著這個時代的發展,到我退休的時候,我們的機車已經達到了160公里(每小時)。這幾年發展非常快,動車發300多公里(每小時),但是我們那個時候年齡已經到了,不適應于這種速度,所以我們沒有能夠開上動車,很遺憾。
【解說】袁建昌開過西寶(西安至寶雞)、鄭西(鄭州至西安)等鐵路線。據他介紹,20世紀90年代,從西安開往鄭州的火車需要十幾個小時,如今只需要約兩個小時。中國鐵路的飛速發展,讓他對曾經的駕駛崗位有些不舍。每次與兒子交談,他總會傳授一些工作中的小技巧和應該注意的安全問題。
【同期】西安機務段動車組司機 袁彬
父親經常教導我,雖然現在開上了時速300公里的動車組,但是我們根本的任務還是要把每一趟列車,每一位旅客安全地送到目的地,這才是我們最終的目標。所以在作業中必須要嚴格要求自己,以最高標準完成每一趟值乘任務。
【解說】十年來,在袁建昌、袁彬等鐵路工作者的努力下,陜西高鐵大“米”字形高鐵網連接全國。乘坐在飛馳的列車上,游客一日之內便可跨黃河、鉆秦嶺、穿沙漠、越高原,盡覽遼闊國土上的多樣風情。
記者 黨田野 張遠 西安報道
責任編輯:【劉湃】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第三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