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期新征程,五大頭部券商共同喊話“服務實體經濟”!
10月23日晚間,中信證券(600030)、國泰君安(601211)、海通證券(600837)、中金公司以及華泰證券(601688)5家頭部證券公司集體發布公告,總結披露了今年前三季度在支持企業融資,服務國家戰略,發展綠色金融等方面的成績,并表態將繼續努力服務實體經濟和科技創新,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和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作出積極貢獻。
回歸本職助力實體融資
中信證券透露,今年前三季度,其股權融資規模排名全球第一。通過把握資本市場深化改革、穩步推進股票發行注冊制的歷史機遇,重點加強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領域的業務布局,中信證券前三季度共完成境內股權承銷2609億元,同比增長28.8%,市場份額達20.4%;完成境內債券承銷11701億元,同比增長4.5%,市場份額為5.96%;完成境內通道類并購交易729 億元,同比大增99.2%,市場份額31.3%。
與此同時,中信證券還充分發揮專業優勢,通過直接股權投資以及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方式,加大對實體經濟特別是科技創新和新興產業領域的支持。前三季度,中信證券投資公司新增自有資金股權投資47億元,主要投向新能源、半導體、新材料、先進制造、新型醫療器械等領域,金石投資公司通過私募股權基金投資近30家企業,投資金額逾50億元,投資支持的多家企業在產業鏈關鍵環節解決了“卡脖子”問題。
在“金融報國”理念的影響下,國泰君安今年前三季度完成股債融資規模6677億元,同比增長4.2%。其中助力23家企業完成A股IPO,主承銷規模248億元;發行債券1552只,主承銷規模6118億元;并成功發行兩單公募基礎設施REITs。
海通證券同樣聚焦主責主業,今年上半年累計為實體經濟(含地方政府債)提供融資總額超過4.1萬億元,其中為上海企業(含地方政府債)提供融資服務總額超過1萬億元。在7月22日科創板開市三周年之際,海通證券保薦的科創板企業募資1083億元,占比17.4%,市場排名第二,且在TMT和醫療健康領域成功打造了海通投行品牌。前三季度,海通證券共保薦完成26單IPO,實現融資377.5億元,掛牌數量和融資規模分別位居市場第3名和第4名,繼續保持領先。
中金公司也提到,其自覺履行國有控股金融機構擔當,通過股債融資、并購、投資基金、債務重組、資產管理、研究等多種方式,大力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今年前三季度,中金公司累計完成直接融資超2.7萬億元,協助科創企業股本融資約2135億元,助力中小微企業融資超1700億元;自科創板開板以來,科創板累計主承銷規模超2000億元。
“本公司始終堅持產業深耕,積極服務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持續加大支持產業轉型升級和結構調整力度。”華泰證券表示,其繼續聚焦生物醫藥、新能源、醫療機械、高端制造等行業,助力優質企業做大做強。今年前三季度,共為各類企業融資超8000億元;資產證券化累計新增發行規模1016億元,存續規模達2072億元;累計為51家上市公司股東提供218億元金融服務。
創新理念與時俱進發展
綠色金融是當前證券行業探索的重要課題,也是服務國家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方向。
中信證券透露,今年前三季度,其積極落實碳達峰、碳中和服務要求,加大綠色產業投入,承銷綠色債券(含碳中和債)91只,承銷金額442億元,同比增長88%。同期承銷鄉村振興債券18只,承銷金額達49億元,持續助力鄉村振興。
數據顯示,國泰君安今年前三季度共發行49只綠色金融債券,融資規模783億元,FICC碳金融業務交易量超340萬噸;海通證券十年來發行綠色債券規模逾3000億元;華泰證券不僅為多家新能源企業進行股權融資,今年前三季度還承銷152億元綠色債券,發行ABS綠色金融項目35.5億元。
而在支持區域經濟發展方面,國泰君安特別成立粵港澳大灣區協同發展委員會,新設創新型前海分公司;積極服務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設立首期規模80億元的臨港國泰君安科技前沿產業基金,加快推動設立青浦新城分公司及臨港新片區分公司;積極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新設特色型雄安分公司。
海通證券則充分發揮集團優勢,積極服務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大局,為地區企業提供全面金融支撐。包括成立總規模100億元的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科技成果轉化基金;推進一批長三角地區戰略性創新網點設立;與多地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為長三角地區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綜合金融服務。據悉,依托臨港新片區制度和產業優勢,海通證券保薦的多家上市企業已在新片區投資,涵蓋芯片、生物醫藥、汽車制造等產業。
事實上,隨著時代進步與行業發展,證券公司正在運用更加豐富的工具和手段,多方面為經濟社會發展積極貢獻專業金融力量。
例如,中金公司通過“中金云投行”等線上平臺,高效鏈接中小企業投融資等需求,提升金融服務的普惠性和便利性。同時圍繞科技創新、產業鏈創新鏈等開展前瞻性、系統性研究,積極探索我國科技創新的發展之路,為國家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貢獻智慧。
國泰君安稱,其期貨板塊綜合運用套期保值、場外期權等服務工具,幫助實體企業應對疫情及市場價格波動風險,截至今年9月末,客戶權益突破1000億元、較上年末增長約27%,“國泰君安避險”業務2022年前三季度權益類業務累計成交金額超過1100億元,同比增長52%。截至2022年9月末,其君弘APP用戶數達3870萬戶,金融產品保有規模近2100億元。
華泰證券也表示,未來將以國家全新戰略部署為導向,繼續發揮連接實體經濟與資本市場的橋梁作用,在服務現代化產業體系發展、創新驅動發展以及綠色發展等重點領域做精做專,推動“雙輪驅動”戰略實現新進階,向高質量發展堅實邁進。
校對:姚遠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券商中國。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