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已監測到XBB.1.5
近日,全球共享所有流感數據倡議(GISAID)數據庫新增369條中國本土新冠病毒測序結果,上傳者為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以下簡稱“上海瑞金醫院”)陳賽娟與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以下簡稱“上海公衛中心”)范小紅領銜的聯合科研攻關團隊。
據澎湃新聞,這些樣本來自上海地區新冠患者,隨機采集于今年11月23日至12月22日,經基因測序確認30個已知奧密克戎亞型毒株,尚未發現新的新冠病毒變異株。除了“南方株”BA.5.2和“北方株”BF.7相會于上海,在歐美廣泛流行的BQ.1家族和XBB家族占比超過1/3——這些病例絕大多數為境外輸入病例,處于閉環單獨管理中,因此并未造成BQ.1家族和XBB家族的本土大規模傳播。
值得關注的是,上海此次監測到的25例XBB家族中,有3例XBB.1.5,同樣都是境外輸入病例,未造成本土傳播。研究人員表示,境外輸入患者中的毒株較為復雜,多為在我國境內首次檢測到。當前測序結果表明,針對境外輸入新型病毒株較多,仍需要常規開展病毒株檢測為后續的科學防控提供依據。
上海近期新冠病毒基因測序結果。來源: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
2022年12月20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所長許文波介紹,BQ.1和XBB是奧密克戎新的變異分支。國際上,一些歐美國家已經逐漸顯示出它們是優勢毒株,主要表現為傳播力和免疫逃逸能力增加。但其致病力和奧密克戎其他系列變異株沒有明顯區別,重癥率和死亡率在流行BQ.1和XBB的國家沒有顯著增加。
諾氟沙星是什么藥?
重要提醒:18歲以下禁止服用
近日,一張“關于XBB.1.5毒株在美國登頂,大家要囤點蒙脫石散、整腸生、諾氟沙星”的截圖在網絡流傳,不少藥物一度脫銷,“未成年人禁止服用諾氟沙星”一度沖上熱搜。
諾氟沙星是什么藥?為什么未成年人禁止服用?家有孩子到底需要準備什么?
此前,國家藥監局官網建議每個家庭都應該專門為孩子準備一個家庭藥箱,盡量精簡,只準備一些常用藥,并且相對安全的藥物。身邊很多人在感冒發燒時都會自行使用抗菌藥物,但發熱不等于感染,更不等于細菌感染。
其實發燒只是一個癥狀,并不是造成疾病的原因,發燒是機體免疫機制的一部分,找到發熱的原因至關重要。發熱的原因很多,除了感染性外,還有結締組織性疾病、腫瘤性、藥物熱。即使感染性,還包括病毒、細菌、真菌等不同病原。一般感冒多由病毒引起,藥物治療以對癥治療、緩解感冒癥狀為主。抗菌藥物只對細菌有殺滅或抑制作用,沒有細菌感染時,用抗菌藥物是沒效果的。感冒一開始就服用抗菌藥物,不但對治療無益,還會引起藥物不良反應和細菌耐藥性的產生。只有感冒后出現咳嗽頻繁,伴黃稠粘痰、發熱、咽疼等繼發細菌感染的癥狀時,應到醫院檢查,醫生會根據病情選用相應的抗菌藥物進行治療。
而且,抗菌藥物的種類有很多,每一種類都有自己的特點,應該按照不同的人群、疾病、病原來適當地選用。孩子生病后,家長不能擅自使用藥物,應由醫生決定是否使用抗菌藥物。使用抗菌藥物時,盡量用窄譜抗生素而不用廣譜抗生素,盡量不要聯合使用。
諾氟沙星是廣譜抗生素的一種,人們服用后可阻礙人體消化道內致病菌DNA旋轉酶的作用,阻礙細菌DNA的復制,從而對細菌產生抑制作用。常用于細菌引起的腹瀉,如腸炎、痢疾類病癥,對病毒引起的腹瀉是無效的。因為急性腹瀉多因病毒感染所導致,所以在出現腹瀉癥狀時,一定要查明病因再服用相應的藥物,切勿亂服此藥。需要注意的是,諾氟沙星可阻礙骨骼的成長與發育,所以未滿18歲的未成年人禁止服用諾氟沙星。
國家藥監局教你備好兒童用藥箱
早在2019年10月,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在官網發布信息,指導公眾如何在家準備兒童藥箱。
國家藥監局建議,每個家庭都應該專門為孩子準備一個家庭藥箱,盡量精簡,只準備一些常用并且相對安全的藥物。具體包括:
解熱鎮痛藥
對乙酰氨基酚:常規劑量短時間服用,不良反應少;如果大劑量長期使用,有可能發生肝毒性。最小適用年齡為3個月,1歲以下幼兒用藥時應遵醫囑。間隔4~6小時重復使用,每日不超過4次。
布洛芬:不良反應少,治療兒童高熱有效、持續時間長。最小適用年齡為6個月,6個月以下用藥時應遵醫囑。間隔6小時重復使用,每日不超過4次。
止瀉藥和胃腸道調理藥
蒙脫石散:“物理”止瀉,可以在腸道內形成一層保護膜,可有效止瀉,但使用過量會引起便秘。
口服補液鹽:可用于因腹瀉引起的電解質紊亂和脫水癥狀。
益生菌:對調理腸道菌群紊亂可以起到雙向調節,不僅可以治療腹瀉,還可以緩解便秘。常用的有雙歧桿菌三聯活菌、枯草桿菌二聯活菌、地衣芽孢桿菌活菌、布拉氏酵母菌散等,可根據孩子的情況選擇合適的種類。
瀉藥
開塞露:主要成分為甘油,是孩子便秘時臨時救急的好幫手。
乳果糖:溫和的瀉劑,不良反應少,但長期或大量使用,可能導致腹瀉。孩子便秘一般是暫時性的,可以通過飲食進行調節,西梅汁、蘋果汁、梨汁等食物中含有緩解便秘的成分,可有效改善便秘。
外用藥
爐甘石洗劑:涂于瘙癢部位,可有效緩解皮膚瘙癢癥狀。
創可貼、碘伏:孩子有皮膚外傷時,可以用碘伏進行消毒處理;可常備防水、殺菌等種類的創可貼,根據傷口情況選擇合適的創可貼使用。
其他
此外,藥箱中還應該常備醫用紗布、醫用膠帶、醫用棉簽、量杯和滴管、體溫計等。
國家藥監局同時提醒,孩子并不是縮小版的成人,因為他們的肝、腎等重要臟器功能還在發育中,并沒有完全發育成熟,所以,在用藥時不能將成人藥“小兒減半”服用。
成年人服藥后,很多藥物成分不易通過血腦屏障傷害到大腦,而孩子的血腦屏障功能還沒發育完全,某些藥物成分會經過血腦屏障對孩子的大腦造成傷害。因此,一定要讓孩子吃兒童劑型的藥物,不要隨便將成人藥減量給孩子吃。
兒童對藥物的耐受性和反應性與成人不同,成人可以用的藥,對兒童可能是禁用或慎用。
喹諾酮類抗菌藥、諾氟沙星等沙星類藥物,可能會抑制軟骨發育,18歲以下未成年人禁用。
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如慶大霉素、鏈霉素等,有腎臟毒性和耳毒性,兒童不宜使用。
皮質激素類藥物,長期使用可能造成兒童生長遲緩,影響身高,兒童不宜使用。
蒙脫石散和XBB變異株有啥關系?
醫生提醒:不要亂用藥!
近日,一張“關于XBB.1.5毒株在美國登頂,大家要囤點蒙脫石散、整腸生、諾氟沙星”的截圖在網絡流傳。浙江省人民醫院兒科主任醫師朱海嶠介紹:“蒙脫石散是一種治療腹瀉時常用的輔助藥物”,如果感染XBB,出現相關的胃腸炎癥狀,可以用蒙脫石散。北京大學口腔醫院口腔黏膜科主任醫師劉宏偉表示,蒙脫石散有副作用,其顆粒比較難排出體外,留在體內可能造成便秘。
感染后怎樣科學用藥?轉陰后咳嗽如何緩解?康復期如何恢復體力?——專家解答防疫熱點問題
當前,我國疫情防控面臨新形勢新任務,工作重心從“防感染”轉向“保健康、防重癥”。感染新冠病毒后,怎樣安全科學用藥?轉陰后仍然一直咳嗽該如何緩解?康復期如何恢復體力?圍繞社會熱點關切,國家衛生健康委組織相關領域專家作出解答。
感染后怎樣安全科學用藥?
近期隨著陽性病例的增多,一些人在治療新冠病毒感染過程中,因用藥不當導致損傷。安全科學用藥事關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北京協和醫院藥劑科主任張波介紹,解熱鎮痛類藥物,比如常用的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它們是對癥治療的藥物。一般來講,患者用1至2天就能退熱,加上患者身體疼痛控制住后,就可以停藥了,不需要長期服用。
一般而言,選擇一種解熱鎮痛藥就可以,很多解熱鎮痛藥含有的成分相同或類似,如果選擇多種解熱鎮痛藥聯用,可能會導致藥物過量。同時,患者在使用前一定要認真閱讀說明書,包括藥物的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項。
“從用藥安全角度來說,藥物的給藥途徑有多種,包括口服給藥、注射給藥等,口服給藥是一種比較安全方便的給藥途徑。”張波說,對于一些輕型患者,選擇口服藥物可以很好緩解癥狀。
張波介紹,通常講的抗生素一般指抗菌藥物,這是只針對細菌引起感染的治療藥物。新冠病毒引發的癥狀是病毒性感染,抗生素對于治療病毒引起的感染是無效的,也就是說抗菌藥物不能預防和治療病毒引起的感染。
在臨床中,有些患者合并一些細菌感染,或者是新冠病毒感染后引起繼發性細菌感染,在這種情況下,可以合理選擇抗生素和抗菌藥物,但要經過血常規檢查等嚴格評估,再選擇抗菌藥物。
轉陰后仍然一直咳嗽該如何緩解?
很多新冠病毒感染者轉陰后仍一直咳嗽,對此,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呼吸科副主任邊永君表示,相當一部分人的病機是多種多樣的,不光是偏于寒涼,有的會出現濕熱,也有的會出現痰濕甚至燥熱的表現,要根據每個人的具體情況來進行處理。
邊永君解釋,人體氣道因為感染新冠病毒會受到損傷,即氣道黏膜上皮受損之后,黏膜下的神經暴露出來就很容易對外界刺激出現敏感,比如說話、受冷或者聞到異味就會導致咳嗽。
“對咳嗽的恢復不要操之過急。從病毒性感染后引發的咳嗽的規律來看,總的恢復時間大概需要2至4周,有一個自然的恢復過程。”邊永君建議,盡可能在室內營造出溫暖潮濕的環境。患者既要避免過于勞累,也要避免過于安逸或者少活動,適當的運動對康復是有好處的。同時,盡量不要吃生冷食物,外出時要注意保暖。
針對一些咳嗽導致的不適,邊永君建議,可以采取針灸、刮痧、揪痧、局部穴位按摩等方法。在此基礎上,適當配合一些飲食療法,比如食用梨湯、百合、藕等。
春節會形成群體免疫嗎?流行病學專家曾光回應
據鳳凰網,在“走出新冠疫情,迎接勝利曙光”對話環節,著名流行病學專家曾光就“春節能不能放心回家、能不能出國旅游”、“今后還要不要做核酸”、“什么時候可以摘口罩”、“新冠會不會有后遺癥”、“如何判斷是否有肺感染”等廣大網友關心的問題作出了一一解答。
對于春節是否會形成群體免疫,曾光認為,看各個城市情況。“群體免疫是一個概念,應該是到底有多少人感染,使病毒流行不再容易了、傳播不太容易了,達到這么一個局面。現在還有很多保持陰性的人,比如有些社區老年醫院,防護的比較好,外來人都不讓進去,那些老人疫苗接種率比較低。后來第二波也許這些地方現在沒流行,以后也不流行了。總而言之,我們公共衛生服務的原則就是不斷的對疫情分析,不斷的告訴老百姓(603883)風險所在,進行預防。”
院士高福:新冠病毒已經找到多種動物宿主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微生物所研究員高福在2022鳳凰網財經峰會上表示如今新冠病毒一直在變異,高福指出,這是病毒和人體免疫系統相互適應的結果,病毒變異還開始適應各種各樣的動物。目前水貂、白尾鹿等都開始感染新冠病毒,除了人以外,病毒又找到了自己新的宿主。
專家回應“陽康”后出現腦霧癥狀
“‘陽’后的恢復期,我覺得自己的注意力降低了,是不是出現了‘腦霧’?會持續多久?”有患者表示,自己“陽康”后感到疲倦、注意力下降。
“新冠感染康復后,我覺得自己反應有點遲鈍。”1月1日,北京市朝陽區的孫女士告訴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工作的時候要刻意控制自己集中注意力,昨天中午我竟然點了兩份外賣,感覺自己變傻了。”
安徽中醫藥大學神經病學研究所附屬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王共強告訴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事實上,腦霧并不是一個醫學術語或科學術語,而是對一類談不上癥狀的感覺的描述。新冠康復后,大部分的“腦霧”癥狀都會逐步緩解。
王共強告訴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早在新冠出現之前,‘腦霧’已被用來描述慢性疲勞綜合癥等狀況時出現的注意力下降和執行力障礙。主要包括思維和反應遲緩、模糊、混亂,精神感到疲勞,注意力不集中,或者無法集中注意力做一件事情等一種或多種表現。”
“目前,尚無研究能夠明確新冠和‘腦霧’之間的因果性。但是我們可以推測出,感染新冠帶來的身心疲乏虛弱,也會讓我們在一定程度上出現‘腦霧’的癥狀。”王共強說。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