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建設農業強國,與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一脈相承,產業是基礎,企業要有所作為。在農業強國的大戰略中,把企業擺進去,發揮企業在產業鏈構建、關鍵資源配置、數字化賦能等多個維度的重要作用,打造一批具有核心技術、市場影響力和國際話語權的世界級農業強企。
為此,提出如下建議:
第一,探索科創興農的有效路徑,集中力量解決如生物育種、綠色低碳等產業關鍵技術“卡脖子”問題,促進農業價值鏈向中高端躍升。分析和提出農產業產業鏈的短板,支持企業揭榜掛帥承接產業關鍵環節攻關;開展從科技研究到產業應用深度融合的制度創新,鼓勵科研機構與農業企業開展“研產結對”計劃,將科研資源階段性地匹配到企業運行體系中;鼓勵、支持在相關領域具備一定優勢的企業在海內外發揮資源并購整合的優勢。
第二,持續鼓勵企業參與到行業標準的制定、管理和引導中,鼓勵企業標準市場化,推動行業標準提檔升級。比如在獸藥中抗生素的使用標準,養殖、屠宰與食品加工過程中的環保排污標準等,使所有企業在共同標準的環境下參與競爭,對達到相關標準的產品與企業給予相應的國家認證,促使其能夠在市場上獲得應有的溢價回報,形成正向激勵,避免“劣幣驅逐良幣”。
第三,針對農業產業周期性強的特點,鼓勵金融機構深入企業進行深入調研溝通,從企業面對產業周期的實際金融需求出發,創新金融工具對于企業的支持方式,研發支持農業領域的長周期專項金融產品,幫助農業企業對抗產業周期性波動,“熨平”產業周期,提高企業對農產業進行資本投入和技術投入的信心和積極性。
第四,發揮我國互聯網設施相對完備、用戶基數龐大等一系列數字經濟領域的基礎優勢,鼓勵政府部門與農業龍頭企業聯合構建農業大數據中心,建立大數據標準體系。國家在農業方面的投入集中在科技投入、大數據投入上,可以在全國范圍優選農業龍頭企業和農業大數據公司。龍頭企業和大數據公司是農業數據的使用者,它們了解中國農業和市場,通過積累基礎數據資產并挖掘其內在價值,指導農業生產、生活、生態的融合發展,以數字科技驅動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變革,助力實現中國式農業農村現代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