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在由青島市人民政府主辦,《財經》、《財經智庫》承辦的“2023青島·中國財富論壇”上,海關總署加貿司原司長、上海海關學院兼職教授張皖生表示,青島自貿區正在研究港口的國際貨運分撥和配送,探索其可行性,這一嘗試意義重大。
他以新加坡舉例道,國際貨物的分撥配送是新加坡自由貿易港非常重要的功能之一,在大量貨物交接的過程中,必然伴隨著結算。同時,由于發達的國際體系,很多世界制造業大企業也來到新加坡進行投資,因為他們的產品可以很方便地裝載發貨。同時,這些企業在世界各地購買原材料,并隨后進行生產銷售,以上諸多環節同樣存在大量國際結算,這都使新加坡成為不可忽視的結算中心。
張皖生表示,自由港擁有強大的經濟輻射能力,港口貿易將帶動一系列我們可能想象不到的變化。“所以青島自由貿易片區正在研究港口的國際分撥配送,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以下為部分發言實錄:
袁雪:剛才我們通過這個主題介紹,也發現現在可能我們面臨一個全新的形勢。首先我們想提一個問題,在當今經濟形勢和宏觀貿易形勢下,如何能通過金融改革的創新促進新型國際貿易的發展?我知道張司長在這方面有非常多的實踐經驗,以及有非常多對國際經驗的研究,首先有請張司長。
張皖生:非常感謝有這么一個機會,和大家在一起交流。我們在會前也注意到,青島自貿區正在研究港口的國際貨運分撥和配送,探索它的可行性。應該說國際貨物的分撥配送,這是新加坡自由貿易港一個非常重要的功能。我去過這個地方,海關的同事也做了介紹,新加坡港每年為3000多萬標箱的貨物進行國際分撥運輸服務的,這些貨物并不進入新加坡國內市場。自由港貨物的分撥配送非常便利化,比如,一個國家的集裝箱打開后,將貨物分撥到若干個國家集裝箱,若干個國家的集裝箱打開后,其貨物集拼進入一個國家的集裝箱,這種分撥集拼方式使得當地的物流系統非常發達。同時,因為大量貨物交接,也產生結算,這是金融很重要的方面。由于發達的國際物流體系,也使得很多的世界制造業大企業轉移到新加坡,因為他們的產品可以很方便地裝船發送給收貨人。同時,這些生產型企業在世界各地購買原材料,然后把產品再銷售出去的過程中,也產生大量的國際結算。因此這兩個方面的結算,使得新加坡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結算中心。比如說惠普這家企業轉移新加坡以后,很快就利用它的口岸物流功能獲得了更多的定單。生產型企業非常關心三個問題,即產品的價格、質量和時間。今天在座的有很多企業嘉賓,對價值、質量和時間是十分關注的。在新加坡口岸,生產企業的收發貨時間得到充分的保障。惠普這家企業,轉移新加坡后,依托自由港的優勢,其產量很快達到年700萬臺。但由于地域限制了產能,無法完成更多的訂單,因此轉移到中國的重慶,在重慶很快達到年產7000萬臺,因為重慶有更好的土地資源。同時,原來在新加坡為惠普結算的這家中心,也轉移到了重慶。在三年多的時間里,為惠普在國外購買原材料和銷售成品進行結算,向重慶市政府繳納了150多億元的所得稅。這件事情,使重慶開始關注國際結算,現在我們仍然能夠不斷聽到從重慶方面傳來結算中心的消息。
這些案例,我感覺它就是一種航貿金的有機結合,產業的轉移,同時帶動結算中心的轉移,相當于把新加坡巨大的結算中心當中一個小的結算中心,也轉移到了重慶。自由港帶來這種輻射的能力是非常強的。進入重慶的惠普,由于產量急劇增加,為了解決運往歐洲的貨物,開始探索開通渝新歐鐵路。當時我們海關總署國際司也和沿途五個國家海關簽署協議,保證貨物的跨境運輸。渝新歐鐵路開通后,國內相繼出現“義新歐”“鄭新歐”“滬新歐“等等鐵路,最后統一叫“中歐班列”。說起來,“中歐班列”和新加坡自由港還是有內在聯系的,如果不做解釋,很難說清楚。這是自由貿易港帶動的一系列我們無法想象的變化。所以青島自由貿易試驗區片區正在研究青島港(601298)口的國際分撥配送功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應考慮盡快與國際高標準的自由貿易港功能對接,以推動青島航貿金的全面發展。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