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由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北京市通州區人民政府指導,《財經》《財經智庫》、財通匯主辦的“2023全球財富管理論壇”在北京舉行,論壇主題為“以金融高質量發展助力增長與開放”。亞洲金融合作協會創始秘書長、中國銀行(601988)業協會原專職副會長楊再平在會上表示,全渠道新零售發展為我們帶來彎道超車的機會,其下半場將是元宇宙零售與元宇宙金融相得益彰,更好賦能各產業發展。
楊再平表示,全渠道新零售的五個積極效應值得我們關注:一零售革命效應。從大超市到線上、移動多渠道零售再到全渠道融合零售是零售業的革命性變革,而未來已來的元宇宙零售必將為零售業帶來進一步的革命性變革。二是彎道超車效應。我國零售業不僅趕上了全渠道新零售這趟車,而且已某些方面超過了美國,彎道超車初見成效。三是金融創新效應。全渠道零售業需要全渠道金融業為之提供服務,同時也為金融業提供了新的渠道與大數據,從而已然并將進一步推動全渠道新金融,且其下半場將是元宇宙零售與元宇宙金融相得益彰。四是便利消費效應。四是便利消費效應。全渠道新零售讓消費者可隨時隨地購物,為其帶來全新的購物體驗,同時也起到了刺激消費的作用。五是賦能產業效應。其可很大程度讓產業資本從商品銷售中解放出來并節省流通資本、加速產業資的周轉、縮短流通時間,同時讓更多市場經營主體向微笑曲線的右上方移動。
亞洲金融合作協會創始秘書長、中國銀行業協會原專職副會長楊再平
以下為部分發言實錄:
楊再平:感謝主辦方,感謝主持人,還有現場的各位嘉賓!很高興跟大家就這個話題進行分享。關于全渠道融合下的新零售,我這兩天做了一些梳理,在梳理過程中感覺,全渠道新零售有五個積極效應值得我們關注。一是零售革命效應。我們知道,零售行業的發展從曾經的分散銷售到成規模,再到超市的出現,90年代跨世紀的時候,超市在我們看來就是革命了。北京的第一家超市是雙安商場,我們覺得很新穎,當時兩會期間還專門組織代表委員參觀雙安商場。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購物通過網上就可以,而且移動,隨時隨地可以購。現在是全渠道的線上線下融合,現在的線下已經不是原來的線下,這樣一個全渠道的發展,而且還在繼續發展,進一步發展,我覺得元宇宙的零售已經快到來了,如果線上是一維空間,元宇宙是多維空間的零售。所以零售革命效應已經顯示出來。
二是彎道超車效應。對中國來說,全渠道的新零售發展帶來很大的彎道超車。我曾經在多個大學當過老師,老師職業生涯20年,教政治經濟學,經常講商業發展時都進行國際比較。比如2000年的時候,我們的商業是什么狀況呢?流通費用占GDP16.7%,是發達國家的兩倍多;我們的工業企業流動資金的每年周轉是1.62次,而日本是每年可以周轉15到18次,有的到20-30次;我們的商品庫存占用的資金4萬億人民幣,相當于當年GDP的50%,而那個時候發達國家的占比才占1%,發展中國家才5%。當時我們的商業確實很落后。自從電商出現以后,我們可是彎道超車了。現在是什么情況呢?我們是30%的線上購物,新渠道,新零售,美國新冠時期線上增加了,但又退回去了,只有19%。我國電商平臺的傭金率較美國低10pct以上,我國物流配送高效便捷,而美國最后一公里配送成本高、效率低。
三是金融創新效應。因為新零售要求金融提供相應的支付結算和小額的信貸消費等等,金融在服務全渠道新零售的同時,金融本身也在向全渠道的零售金融發展,一方面是它的服務對象要求,另一方面是這種多渠道同時為新金融提供了渠道。不僅這樣,很重要的一點是它提供了大數據的支持。多渠道的新零售要求多渠道的新金融服務它。全渠道零售業需要全渠道金融業為之提供服務,同時也為金融業提供了新的渠道與大數據,從而已然并將進一步推動全渠道新金融,且其下半場將是元宇宙零售與元宇宙金融相得益彰。
四是便利消費效應。全渠道新零售讓消費者可隨時隨地購物,為其帶來全新的購物體驗,同時也起到了刺激消費的作用。我本來就不喜歡逛商店,現在經常在手機上購物。所以它一個很重要的點是刺激消費的作用。
五是賦能產業效應。我之所以講這點,因為中國的傳統文化原來是瞧不起商業,輕視商業的。過去商人子弟、商人家族是不能考功名的,對商業是壓制。而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認為商業勞動是非生產性勞動,也讓人誤以為商業不重要。我們在改革開放前,甚至初期,是不允許個人經商的,過去很多物資都是統購統銷,更不用說長途販運。過去誰要搞了長途販運戴很高的帽子,叫做投機倒把。允許做長途販運是1978年,那時,可謂我國真正“首席經濟學家”的薛暮橋在國務院務虛會上提出應當為長途販運平反,利用市場活躍流通。
過去我們認為商業是不創造價值的,不直接創造價值,歷史上我們是打壓的,輕視的。但我們對它創造財富的效果是看到了的。班固的《漢書?貨殖傳》里有一段話,“夫用貧求富,農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繡文不如倚市門,此言末業,貧者之資也”,說得很明白。現代經濟學中間有一個微笑曲線,研發收益率在曲線左上方,簡單制造加工收益率在曲線底部,銷售商業收益率在右上部。
我在高校教了多年的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跟學生講課的時候說,馬克思雖然說商業勞動是非生產性的,那是就直接創造剩余價值而言,但商業對產業資本的貢獻是不可忽略的。在馬克思看來,商業資本可很大程度讓產業資本從商品銷售中解放出來并節省流通資本、加速產業資的周轉、縮短流通時間,同時讓更多市場經營主體向微笑曲線的右上方移動。
網絡上有一種輿論認為華為是創新,那當然是,但卻認為電商平臺、全渠道新零售不是創新,鄙視甚而謾罵它,這是不對的。要看到它對產業的積極貢獻,對產業的賦能。
全渠道新零售對產業發展的貢獻,對制造業的貢獻,這個賦能我們要有足夠認知。而且還有一點,我們國家的商業彎道超車了,但拿到全球來說,我們還是落后的。體現在哪兒呢?我們總的貿易在全球第一,但服務貿易一直是逆差,而且逆差不小。2018年逆差達到1700多億美元,今年前三季度達到了8700多億美元。服務貿易中間很大一部分是商業服務。可能在中國范圍內,我們的零售彎道超車了,但是拿到全球范圍,我們還是不夠的,所以我們還應該更加務實,更加推動,不要低估它的積極效應。
張威:再次感謝各位嘉賓剛剛精彩的主旨演講,下面到問題討論環節,我先問楊會長一個問題,在您看來現在零售這個業務的拓展當中,我們能看到有幾個環節,一個是挖掘客戶,還有一個是服務客戶,還有我們要留住客戶,當然還有些細分的環節,在您看來在這些環節當中哪個環節現在是最難的?
楊再平:我覺得服務客戶是關鍵,服務好了,才能留住客戶,服務好了才能進一步挖掘客戶。金融行業不用說了,零售商業現在也是一種服務,所以服務好了,兩頭的問題都可以解決。
張威:下面問下一個問題,請問楊會長,幾位嘉賓都提到了以客戶為中心,從您這么多年金融從業經驗來看,這個階段消費者更看重感受還是獲得更好的產品,還是一系列資產配置的功能?
楊再平:多渠道初期階段消費者更在乎新的渠道比較便利,進一步還是要有相應的產品,在多渠道融合的基礎上產生的產品,適應不同消費者不同期限、不同風險偏好以及不同風險承擔能力,還包括價格,跟這個相關的多樣性的價格,我們叫適配性的產品,這是消費者更希望有的。
張威:楊會長,在金融機構服務零售客戶的產品創新方面您有什么建議?
楊再平:剛才已經說了,適配性、個性化、量身定制、相應的多樣化。金融里面有一個粒子金融的概念,對市場進行細分,對應不同的消費者提供不同的產品,數字化產品是很需要的。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