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證券時報·券商中國記者從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24年要確保糧食產量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
下一步,農業部將繼續深入實施國家糧食安全戰略,扎實推進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緊緊扭住種子和耕地兩個要害,強化扶持政策,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牢牢把住國家糧食安全主動權。
對于備受關注的生豬價格走勢,發布會上,農業農村部有關負責人表示,經過專家會商研判,春節后生豬養殖很可能延續虧損。但從去年10月份開始,全國新生仔豬數量已經同比下降,這預示著產能調減取得一定效果。隨著生豬產能逐漸回調到合理水平,二季度生豬市場形勢有望好于去年同期。
來源:國新辦 劉健/攝
確保糧食產量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
農業農村部副部長鄧小剛介紹,2023年糧食產量13908.2億斤,比上年增加177.6億斤,再創歷史新高,連續9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
大豆油料擴種成效明顯,大豆面積1.57億畝,連續兩年穩定在1.5億畝以上,產量416.8億斤、創歷史新高。油料作物種植面積邁上2億畝臺階。
生豬產能保持穩定,全年豬肉產量5794萬噸、比上年增長4.6%。同時,牛羊禽肉、牛奶、水產品全面增產,蔬菜水果供應充足。
鄧小剛表示,2024年,在糧食安全方面,將實施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深入推進全國糧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行動,著重穩口糧、穩玉米、穩大豆,繼續擴大油菜面積,著力提高單產,確保糧食產量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
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司長潘文博談到,大面積單產提升是關鍵之一,這是農業農村部抓糧食生產的頭號工程。
“重點抓兩個方面。”潘文博說,一是抓大縣,聚焦糧油生產重點縣,整建制推進主導品種、主推技術、主力機型,實現“三主”融合,全面提升單產水平。二是抓主體,實施規模主體增產行動,培育一批種糧能手,示范帶動中小農戶創高產,促進大面積均衡增產。
據氣象部門預計,今年我國農業氣象年景總體偏差,農業抗災奪豐收任務依然十分艱巨。
二季度生豬市場形勢有望好于去年同期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全年豬肉產量5794萬噸,比上年增長4.6%,處于2015年以來的最高水平。與此同時,豬肉價格長時間低位徘徊。
發布會上,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司長雷劉功表示,豬肉價格長時間低位徘徊,對于消費者來說,吃到了價格實惠的豬肉,按對于養殖戶來說經營比較艱難。
“從養殖收益看,(去年)全年生豬養殖頭均虧損76元,這也是自2014年以來,首個算總賬全年虧損的年份。”雷劉功說。
針對生豬產能偏高、養殖持續虧損的問題,農業農村部指導各地加強生豬產能調控,保持用地、環保、金融等基礎性政策穩定,不斷強化信息監測預警,引導養殖場戶適應性調減產能,順時順勢出欄肥豬,加快供需回歸均衡。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23年12月末全國能繁母豬存欄量4142萬頭,比2022年12月末的階段性高點減少約250萬頭。
雷劉功表示,對于后期走勢,近期農業農村部組織專家、行業協會和重點企業進行了專題會商。大家認為,2023年12月份規模豬場的中大豬存欄同比增長3.7%,這些豬將在未來1~2個月出欄,預示著生豬市場供應仍較為寬松,春節后生豬養殖很可能延續虧損。
同時,隨著能繁母豬數量的回調,新生仔豬數量也相應有所減少。據農業農村部監測,從去年10月份開始,全國新生仔豬數量已經同比下降,這預示著產能調減取得一定效果。雷劉功說,隨著生豬產能逐漸回調到合理水平,二季度生豬市場形勢有望好于去年同期。
校對:李凌鋒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