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提示:《證券期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通過本微信訂閱號發布的觀點和信息僅供海通證券(600837)的專業投資者參考,完整的投資觀點應以海通證券研究所發布的完整報告為準。若您并非海通證券客戶中的專業投資者,為控制投資風險,請取消訂閱、接收或使用本訂閱號中的任何信息。本訂閱號難以設置訪問權限,若給您造成不便,敬請諒解。我司不會因為關注、收到或閱讀本訂閱號推送內容而視相關人員為客戶;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今年5%的目標更顯高質量
——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解讀
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 荀玉根
海通證券宏觀首席分析師 梁中華
2024年2月,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討論國務院擬提請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審議的《政府工作報告》稿。會議提出,“過去一年,面對異常復雜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頂住外部壓力、克服內部困難”,“經濟實現回升向好,民生保障有力有效”,“全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圓滿完成,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邁出堅實步伐”。對去年以來的經濟發展取得的成績給予肯定。
2024年3月5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在北京召開,李強總理代表國務院在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我們對主要內容的理解如下:
2024年GDP目標增速5%左右,CPI增速目標3%左右,相比2023年保持不變。值得關注的是,2023年是基于2022年較低基數的情況下設定的增速目標,這也意味著今年的增速目標更顯高質量要求。政策基調方面,強調“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要“多出有利于穩預期、穩增長、穩就業的政策,謹慎出臺收縮性抑制性舉措,清理和廢止有悖于高質量發展的政策規定”。我們認為,今年積極的宏觀政策仍會延續,但規模和力度“適度”。
財政政策方面,強調“適度加力、提質增效”。今年財政赤字率擬按3%安排,預算赤字規模4.06萬億元,擬安排新增地方專項債3.9萬億元,比去年增加1000億元。從今年開始擬連續幾年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專項用于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今年先發行1萬億元。我們認為,今年財政政策會適度發力穩增長,節奏上或主要集中在二、三季度。廣義財政規模的變化要持續跟蹤。貨幣政策方面,強調“靈活適度、精準有效”,“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我們認為,預計2024年貨幣政策或進一步穩健寬松,政策利率仍有調整空間。
擴大內需方面,一方面,促進消費穩定增長。從“增加收入、優化供給、減少限制性措施”等方面綜合施策。培育壯大新型消費,穩定和擴大傳統消費。另一方面,積極擴大有效投資。重點支持科技創新、新型基礎設施、節能減排降碳。此外,全面取消制造業領域外資準入限制措施。
結構性政策方面體現“穩中求進”。一是,房地產政策要“穩”。報告強調優化房地產政策,“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和供給”。我們認為,房地產領域的政策重在托底,不是強刺激需求。同時,化解風險是今年的重要工作,“標本兼治化解房地產、地方債務、中小金融機構等風險”。二是,產業政策要“進”。在產業政策方面,“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制定支持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政策。積極培育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此外,“啟動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整省試點”值得關注。
資本市場方面,報告指出要“增強資本市場內在穩定性”。我們認為這需要大力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和投資價值,加大中長期資金入市力度。一方面,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是資本市場平穩發展的內在要求,應支持上市公司注入優質資產、市場化并購重組,激發經營活力,還應深化退市機制,加速優勝劣汰;并引導上市公司通過回購注銷、加大分紅等方式回報投資者,提升投資價值。另一方面,長期以來,A股市場面臨機構投資者占比不高的問題,未來還需加快養老金第二、三支柱入市速度,提高權益投資比例,推動資本市場長期穩定發展。
風險提示:政策不及預期。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