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強作政府工作報告。
作為經濟發展和政策走向的重要風向標,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透露了哪些信號?來看看九大券商首席分析師最新解讀。
中信建投證券黃文濤:經濟增速目標較為積極,財政將持續保持積極取向
中信建投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黃文濤表示,本屆政府工作報告將經濟增速目標維持在5%,較為積極。“3%的赤字率+1萬億特別國債”是略超市場預期的,體現了積極財政靠前發力、引導預期。兩會上明確從今年開始擬連續幾年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專項用于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基本奠定了未來幾年財政將持續保持積極取向。今年政府工作擺在第二位的就是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強化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支撐。高質量教育體系建設有望加強,人才政策有望更加積極、開放、有效。此外,擴大內需的政策支持增強,注重呵護民企發展,激發民企活力。
中金公司彭文生:5%左右經濟增長目標有利于提振市場信心
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表示,這次政府工作報告在去年經濟增長的基礎上明確提出2024年經濟增長5%左右的目標,目標明確,兼顧需要和可能,說明政府重視經濟發展,有利于提振市場信心。對當前經濟形勢的診斷比較客觀準確,財政加力提效,并將在中長期持續為經濟發展提供支持。這次連續幾年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的宣示是一個重要信號,未來幾年財政政策發揮更大的作用值得期待。從長遠的角度看,財政擴張有利于發揮中國的規模經濟優勢,助推科技創新發展。
中信證券楊帆:2024年貨幣政策有望繼續迎來降準、降息操作
中信證券首席分析師楊帆表示,2024年GDP目標定為5%左右符合預期。綜合考慮1萬億特別國債與去年10月提高的財政赤字剩余部分,雖然今年赤字率僅為3%,但廣義財政并不保守。2024年貨幣政策有望繼續迎來降準、降息操作。消費品以舊換新及“消費促進年”等值得關注。此外,預計未來將大力發展包括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新型氫能、新材料、創新藥、低空經濟等在內的新興產業,算力底座和數據底座或也將是今年投資重點。預計國企、金融、財稅、土地領域改革有望加速,其中財稅改革或將圍繞完善中央地方稅收分配、增加直接稅比重、精細化預算管理水平三方面部署。
光大證券高瑞東:延續“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的政策總基調
光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高瑞東指出,從當前來看,經濟增速穩定在5%左右,是滿足今年城鎮新增就業1200萬人的內在要求,有助于穩定就業大盤和社會預期;從長遠來看,這一目標也與“十四五”規劃和基本實現現代化的目標相銜接,為2035年中國人均GDP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的遠景規劃目標預留彈性空間。
政府工作報告不折不扣地貫徹黨中央的決策部署,整體延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的政策總基調,將經濟預期增速目標穩定在5%左右,并進一步落實了增發超長期特別國債、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等具體部署,確保政策同向發力、形成合力,共促高質量發展。整體來看,政府工作報告把全面貫徹黨中央的部署和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做到有機結合統一,轉化為具體的政策和工作舉措,推動經濟持續向好、行穩致遠。
廣發證券劉晨明:宏觀調控亮點在于財政廣義赤字加力,產業政策聚焦“新質生產力”
廣發證券策略首席分析師劉晨明認為,整體而言,政府工作報告體現了促進高質量發展,結構轉型升級的新趨勢。總基調堅持“穩中求進”下高質量發展,宏觀調控亮點在于財政廣義赤字加力。特別提“連續幾年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用于國家戰略安全領域。產業政策聚焦“新質生產力”。人工智能將驅動產業數智化賦能升級,進而推動全要素生產率提升。智能網聯新能源車筑高“中國優勢”,成為新經濟增長重要動能。擴內需強調“潛能”消費與設備“換新”,地產政策強調“長效新模式”,對外開放特別提及“全面取消制造業領域外資準入限制措施”。
中信建投證券竺勁:預期2024年對于房地產行業來說是修復年也是改革年
中信建投證券首席分析師竺勁指出,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完善商品房相關基礎性制度”,并強調了房地產新發展模式要適應當前的新型城鎮化趨勢和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變化。可以預期的是,2024年對于房地產行業來說是修復年也是改革年。一方面包括因城施策措施的不斷實施、宏觀經濟的持續向好以及保交樓措施的積極落地,房地產市場呈現出修復的趨勢,另一方面,基礎性制度的完善和新發展模式的加快構建,對中國房地產和經濟的長期發展也將構成持續的支撐。
海通證券荀玉根:政策利率仍有調整空間
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荀玉根表示,今年積極的宏觀政策仍會延續,有利于全年經濟目標實現。今年財政政策會適度發力穩增長,節奏上或主要集中在二、三季度。廣義財政規模的變化要持續跟蹤。貨幣政策方面,強調“靈活適度、精準有效”,“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預計2024年貨幣政策或進一步穩健寬松,政策利率仍有調整空間。
在產業政策方面,“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制定支持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政策。積極培育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此外,“啟動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整省試點”值得關注。資本市場方面,報告指出要“增強資本市場內在穩定性”。這需要大力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和投資價值,增加股市中長期資金供給。報告提出“在全國實施個人養老金制度,積極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近年年金規模快速增長,養老金和年金的健康發展和資產配置多元化,有助于增加股市中長期資金。
粵開證券羅志恒:財政政策力度較大,超長期國債發行優化債務結構
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院院長羅志恒指出,今年財政政策力度較大,更加強調優化政策組合和支出效率,穩妥以及標本兼治化解債務風險,長期要謀劃新一輪財稅體制改革。其中,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從今年開始擬連續幾年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專項用于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今年先發行1萬億元”,有利于擴大總需求,優化供給結構,提高經濟運行效率,提高中國經濟潛在增長率。同時,超長期國債發行優化了債務結構,國債占比將進一步提高、地方債務比重下降,結構優化也將降低債務風險。中央發債相對地方而言成本更低、周期更長,超長期特別國債形成了優質資產,更重要的是避免了地方加桿桿導致的風險,為地方財政騰出了空間。
國泰君安證券方奕和陳熙淼:增強資本市場內在穩定性
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首席策略分析師方奕和聯席首席策略分析師陳熙淼表示,本次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增強資本市場內在穩定性”,明確了當前和下一階段資本市場改革方向的重點。后續有望進一步健全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更加注重投融資動態平衡,大力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和投資價值,加大中長期資金入市力度,并增強市場內在穩定性。通過強化市場規則,打造規則統一、監管協同的金融市場,促進長期資本形成。
在“增強資本市場內在穩定性”要求下,后續政策有望繼續堅持以投資者為本理念,聚焦穩定市場預期與嚴監管,完善制度設計、繼續強化規范各類交易行為,維護市場平穩運行,促進資本市場的穩定健康發展。此外,本次政府工作報告順應習總書記在中央金融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強調“大力發展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成為未來金融發展主攻方向。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