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馬汽車虧損未改,且呈現擴大趨勢。近日,海馬汽車披露2024年半年度業績預告及產銷數據顯示,公司預計凈利潤最大虧損1.80億元,反映在汽車銷售上,年內累計銷售汽車4589輛,同比降逾七成。
對此,海馬汽車將主要原因歸結于產品出口階段性減少,導致銷量大幅下滑及凈利潤虧損增加。筆者關注到,去年海馬汽車業績虧損減少,境外市場成為重要的拉動因素,近八成收益來源于出口。此外,海馬汽車還面對海外推出多款車型。
隨著業績虧損擴大,海馬汽車正在出售資產“回血”。近期,海馬汽車宣布將持有海南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海南銀行”)的全部股權掛牌轉讓。此外,海馬汽車還將全資孫公司鄭州海馬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海馬新能源”)轉讓給控股股東的子公司。
境外市場遭遇重挫
7月10日晚,海馬汽車披露2024年半年度業績預告,公司預計實現凈利潤為虧損1.40億元至1.80億元,預計扣非凈利潤為虧損1.60億元至2.00億元。以此計算,預計其凈利潤同比降幅為120%至182.84%,扣非凈利潤同比降幅為41.59%至76.99%。
海馬汽車剛在7月8日發布6月份汽車銷售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公司累計銷售汽車4589輛,同比下滑73.27%;其中SUV銷量減少70.34%,MPV銷量減少86.50%。
海馬汽車解釋稱,受外部市場環境變化等因素影響,公司調整海外業務策略以控制風險,產品出口階段性減少,由此導致公司整體產銷規模同比下滑,公司凈利潤虧損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
近些年來,海馬汽車主業長期陷入虧損中,去年有所好轉,背后的原因是境外出口擴大。2023年財報顯示,海馬汽車實現凈利潤為-2.02億元,同比減虧87.16%;扣非凈利潤為-3.23億元,同比減虧79.82%。
海馬汽車調整市場重心,擴大對外出口規模,傳統中東地區優勢市場訂單快速增長,東南亞等新興市場開拓初見成效。2023年,海馬汽車對境外銷售收入為22.74億元,同比增長46.82%,占總營收比重達到89.32%。
為支持出口戰略,海馬汽車針對境外市場研發多款車型。2023年,海馬汽車有7個在研項目,其中5個項目是在原有車型的基礎上,按照出口目的地的要求,設計開發新車型。
通過新車型的研發,海馬汽車希望豐富出口產品種類,擴大車輛的出口規模,以產生良好的經濟效益。然而從結果來看,今年上半年,海馬汽車累計汽車銷量降逾七成,反映出公司在海外市場暫未取得預期成果。
筆者關注到,據中汽協的數據,中國汽車出口依然強勁,今年上半年出口汽車279.3萬輛,同比增長30.5%;其中乘用車出口233.9萬輛,同比增長31.5%。由此可見,海馬汽車對外出口大幅下滑更多是出于自身的原因。
擬出售優質資產“回血”
海馬汽車已經多年陷入沉重的虧損中。自2017年以來,海馬汽車的扣非凈利潤連續7年出現虧損,累計虧損超過73億元,其中2017年、2018年、2020年及2022年均虧損超過10億元。經歷2023年改善后,海馬汽車在今年上半年虧損再次擴大。
筆者注意到,隨著業績持續虧損,海馬汽車正在出售資產“回血”,其中不乏優質資產。6月28日,海馬汽車控股子公司海馬財務有限公司(下稱“海馬財務”)擬將其持有海南銀行的全部股權掛牌轉讓。
海馬財務是海南銀行的第三大股東,持股數量為3.6億股,持股比例為12%。筆者從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的官網了解到,7月1日,海馬財務已將海南銀行12%的股權掛牌,暫無交易金額。根據海馬汽車披露,截至2024年5月31日,海南銀行總資產為1187.39億元,凈資產為87.14億元。
從業績來看,海南銀行無疑是優質資產。公開數據顯示,2021年至2023年,海南銀行實現營收分別為15.83億元、18億元和22.16億元,實現凈利潤分別為4.17億元、4.70億元和5.02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早在2021年2月,海馬財務就計劃將持有海南銀行7%的股權轉讓給中國鐵路投資有限公司,出售價格為3.30億元。海馬汽車對此表示,公司第四次創業仍處于攻堅階段,為進一步聚焦汽車主業、優化資源配置,公司擬開展本次交易。
2021年12月,海馬汽車宣布出售海南銀行7%股權事宜擱淺,該交易事項未獲得中國銀行(601988)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海南監管局核準。
此外,海馬汽車旗下全資子公司海馬汽車有限公司將持有海馬新能源95%的股權轉讓給河南海馬物業服務有限公司(下稱“海馬物業”),轉讓價格為5.29億元加標的股權過渡期損益。海馬物業與海馬汽車屬于同一控制人控制,該交易構成關聯交易。
海馬汽車稱,該交易是公司持續盤活資產、優化資源配置的具體舉措,公司可獲得相應流動資金并提升經營效益,有利于聚焦資源做好主業。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