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原祎鳴
7月22日,白云山發布公告宣布董事長李楚源辭職,并表示該事件不會對白云山的業績發展造成影響。
截至今日,李楚源已在白云山掌舵11年,其上任后“挽救”了接連虧損的白云山中藥廠,隨后主導回收“王老吉”品牌、推出“國產偉哥”枸櫞酸西地那非片,兩大單品時至今日仍在白云山的財報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位置。
不過,有業內人士認為,在藥企激烈的競爭下,白云山也因創新不足、銷售費用過高而導致凈利潤增速連年下跌,并逐步落后于行業水平,如今董事長突然辭職,更是讓白云山陷入了風雨飄搖的境地。
董事長突然辭任,網傳其已被警方傳喚
7月22日,廣州白云山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白云山”)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會收到董事長李楚源遞交的書面辭職報告。李楚源先生因個人原因,辭去公司第九屆董事會董事長、執行董事及董事會戰略發展與投資委員會主任的職務。辭職后,李楚源先生不再擔任公司的任何職務。
在公告中,白云山表示,李楚源與公司董事會并無任何意見分歧,其辭職也不會影響董事會的正常運作,目前,副董事長楊軍先生代為履行公司董事長職責。根據媒體報道,李楚源以及其家族成員已被警方傳喚調查。
白云山在2023年財報中介紹道,李楚源今年58歲,為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正高級經濟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職稱,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共廣州市十二屆委員會委員,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全國勞動模范,2022 中國醫藥經濟年度人物,中國好人榜好人,中國十大經濟年度人物,中國雙擁年度人物, 廣東省十大創新人物,廣東省十大經濟風云人物,廣州市十大杰出青年,廣州市黨代表,廣州市管優秀專家。
李楚源于1988年7月參加工作,曾先后在廣州白云山制藥總廠、廣州白云山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廣州白云山中藥廠廠長、廣州白云山和記黃埔中藥有限公司、廣州醫藥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藥集團)等多家公司任職。
1999年,李楚源出任白云山中藥廠廠長、黨委書記,彼時,白云山中藥廠處于連年虧損之際。2010年,李楚源任職白云山副董事長,2012年,白云山收回“王老吉”涼茶品牌,次年“白云山”整體上市,李楚源擔任白云山董事長。截至今日,李楚源已在白云山掌舵11年。
代理董事長職責的楊軍今年55 歲,為工商管理碩士,正高級經濟師。楊軍于1992年7月參加工作,曾先后擔任白云山股份董事會秘書、董事、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監事會召集人;敬修堂藥業黨委書記、董事;廣州國際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常務副總經理等。
楊軍自2020年1月起任白云山董事,2020年6月起任白云山副董事長,現任廣藥集團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總經理,廣藥(澳門)公司董事長和天心制藥董事長。
凈利潤增速連年下滑,白云山兩大單品面臨激烈競爭
白云山官網介紹道,該公司于1997年9月1日成立,注冊資本為人民幣8.109億元,由廣州醫藥集團有限公司屬下的八家中成藥制造企業和三家醫藥貿易企業經重組后成立,主要從事中成藥的制造與銷售,中藥、西藥與醫療器械的批發、零售與進出口及天然藥物與生物醫藥的研究開發。
目前,白云山擁有大南藥、大健康、大商業、大醫療四大業務板塊,業務包括中西成藥、西藥、中藥和醫療器械的批發、零售和進出口業務,以及大健康產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醫療服務、健康管理、養生養老等健康產業投資等。
財報數據顯示,白云山近年來營收和利潤均有所增長,但增幅已明顯下滑。2023年,白云山實現營業收入755.15億元,同比增長6.68%;歸母凈利潤40.56億元,同比增長2.25%。大南藥、大健康、大商業的業務板塊營收分別達108.89億元、111.17億元、527.62億元。
2024年第一季度,白云山實現營業收入229.46億元,同比增長6.09%;凈利潤19.58億元,同比增長2.59%。
不過,對比財報數據可以看出,相較2021年的27.6%及2022年的6.63%,白云山的凈利增速連續三年放緩,且低于醫藥行業平均凈利率近8%。
凈利下降,系產品降價以及營銷費率高所致。2021—2023年,白云山的銷售費用分別為59.55億元、58.75億元、61.05億元,高于行業平均水平。此外,2022年,白云山旗下3家藥企被國家醫保局點名通報虛高定價,整改后所涉87個品種價格平均降幅50%以上,部分品規被停止采購。
根據財報數據,白云山的增長離不開兩大單品——“國產偉哥”枸櫞酸西地那非片和王老吉涼茶的支撐。2023年,枸櫞酸西地那非片收入12.9億元,同比增長22.58%,毛利高達91.76%。以王老吉涼茶為主要貢獻的大健康板塊收入111.17億元,同比增長6.15%,毛利率達到44.41%。
不過,兩大單品仍然面臨著不小的內外壓力,目前,涼茶市場仍在擴大,但王老吉的凈利潤同比增速僅為0.83%,被行業詬病“增收不增利”。且相比較2020年47.87%的毛利率,在成本上漲的情況下,王老吉的毛利率有所下滑。
而另一單品枸櫞酸西地那非片如今也面臨著激烈的競爭。據了解,目前國內已有20多個廠家生產西地那非。自2023年以來,仁和藥業、齊魯制藥的枸櫞酸西地那非片也相繼獲批。
目前,雖然業績仍有增長,白云山面臨的壓力仍然不小。有業內人士指出,對于藥企而言,研發創新是保證長期高速發展最重要的因素。但2023年,白云山研發費用為1.04%,仍然遠低于同行。時至今日,做中成藥起家的白云山并不像頭部中藥企業云南白藥和片仔癀有獨家秘方,目前仍然非常依賴王老吉等飲品的利潤,且化學藥品也主要以仿制藥為主。
白云山在財報中提到,2023年,面對依然復雜的外部環境及受行業政策等因素影響,醫藥產業處于轉型升級的重要窗口期。其中,醫藥行業面臨一致性評價、藥品集中帶量采購、原材料價格上漲以及醫保支付等挑戰。
上述業內人士認為,在這個重要的窗口期,如果白云山仍然沒有創新的優勢,其發展將會面臨更大的挑戰。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