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Pixabay
近日,國內殯葬龍頭福壽園(01448.HK)發布了2024年上半年業績公告。公告披露,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1億元,較去年同期的15.24億元下滑27.8%;公司凈利潤2.99億元,較去年同期的4.56億元下滑35.7%。
福壽園于1994年在上海創辦,2013年登陸港交所,成為國內“殯葬第一股”。近幾年,福壽園正從殯葬綜合服務商向生命科技服務提供商轉型。主營業務除傳統的公墓運營和殯儀服務,還包括設備制造、追思用品、規劃設計、生前事業、““殯葬互聯網+”、生命教育等。
8月26日,即財報發布后的第一個交易日,福壽園股價早盤下挫15%,報4.01港元/股。截至收盤,報4.09港元/股,最新市值為94.88億港元。時代周報記者就公司業績與新業務發展情況等問題聯系福壽園方,截至發稿未得到相關問題的回復。
福壽園墓穴單價、銷量均下滑
福壽園的主要營收來源包括墓園服務、殯儀服務及其他服務,三者在2024上半年貢獻的營收占比分別為82.4%、16.7%、1.4%。其中,墓園服務收入9.1億元,較去年同期的12.9億元下降29.5%;殯儀服務收入1.84億元,較去年同期的2.24億元下跌17.9%;其他服務收入1506萬元,較去年同期2039萬元下跌26.1%。
導體總體收入下滑的原因,主要是其墓穴銷售數量以及殯儀服務量減少。
財報顯示,2024年上半年,作為營收主力的經營性墓穴收益8.09億元,較去年同期11.83億元減少約3.75億元。即便墓穴平均銷售單價下降了0.2%,墓穴的銷售數量仍減少了3083座,同比下滑31.5%。殯儀服務方面,期內公司該業務的平均銷售單價下降1.8%,服務量減少6802戶,同比下降16.3%。
當前,福壽園正在運營的墓園和殯儀設施分布于全國17個省的主要城市、直轄市和自治區。其中,作為公司營收主力城市,上海2024年上半年實現收入5.3億元,較去年同期7.3億元減少2億元,下降27.4%。這意味著,今年上半年福壽園營業收入較同期減少4.24億元,上海收縮的部分占據了營收差額將近50%。
福壽園的經營利潤也有所下滑。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利潤率由去年同期55.4%下滑至46.6%。公司解釋稱,該現象是由于墓園服務銷售量的下降和固定成本(折舊、攤銷)的影響,邊際效應拉低了集團墓園服務整體經營利潤率。
對于業績下滑,福壽園在財報中表示,去年同期,國民生產生活在疫情后恢復常態化,被累積和遞延的殯葬消費需求得以快速釋放,客戶來園量快速上升,經營性墓穴銷售服務業績回補顯著,導致去年同期基數較高。而本業績期間內,受整體經濟環境和預期的影響,客戶的消費行為趨向謹慎,客戶消費決定前考慮的周期有拉長的趨勢,疊加去年同期的高基數,墓穴銷售服務數量同比減少帶動墓園服務收益同比下降。
殯儀服務業績下滑原因是福壽園去年下半年針對合作期限到期的若干殯儀服務項目,在評估了長期投入產出后,對盈利性偏低的項目不再合作,也導致了對應的服務數量減少。
生前契約簽約破萬,同比增長28.6%
福壽園今年上半年的業績或受到大環境影響。
2024年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3.7%,較去年同期的8.2%下降4.5%,環比下滑3.5%。同時據上海市統計局數據,今年1月至7月,上海社消總額為10514.64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2.8%。
福壽園的目標客戶主要為高端群體。以奢侈品消費為對照,全球奢侈品巨頭LVMH集團公布的2024半年報顯示,期內集團營收416.77億歐元,同比下滑1%;中國所在的亞太市場銷售額在總營收的占比相比去年同期的34%下降了4個百分點。
大的消費背景下,消費習慣也在發生變化。2023年上半年,國內游客出游總花費2.30萬億元,較2022年上半年增長95.9%。同樣基于2023年同期的高基數,國內旅游業卻依舊顯示出較強的動力。2024年上半年,國內游客出游總花費2.73萬億元,同比增長19.0%。
高端消費乏力和消費優先級的變化,讓福壽園的產品服務走到了調整的關口。此前,福壽園人士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公司將數字化轉型放在發展的第一位置,包括AI數字人業務的探索等。
“福壽園的核心,是要把與‘留’相關的業務做好,包括紀念實物的留存和逝者精神面貌留存。福壽園的收入大部分來自于物理留存,比如做墓地、刻墓碑和燒瓷像。未來十年,希望將精神留存這部分業務的營收占比提高到80%。”
目前,福壽園已與港科大聯合成立“靈境”公司,為“硅基生命”概念提供元宇宙空間。依托對生前聲音、圖像、視頻等原始資料的整合制作,讓逝者以數字人形式重新“復活”已具備可行性。
此外,福壽園的生前契約業務也吸引了一批希望為自己安排身后事的客戶群。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福壽園累計簽訂生前契約11923份,較上年同期增長28.6%。
財報還指出,福壽園持續對火化機和福壽云兩款產品的研發進行投入,“我們對環保火化機的業務前景非常有信心。關注科技殯葬和‘殯葬互聯網+’服務,亦將是本集團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