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執法人員正在開展食品安全“非現場檢查”
8月16日,南京市棲霞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仙林分局會議室內,2名執法人員端坐在電腦前,大屏幕上顯示著仙林街道某家餐飲店廚房的情況。餐飲店工作人員著裝整齊,正在進行食品加工。餐飲店負責人按照法規要求,對后廚食品加工過程進行食品安全檢查,向執法人員展示部分食品原材料索證索票,并對檢查過程中發現的問題隨時進行精準抓拍。這場點對點視頻“非現場檢查”過程非常順利,約10分鐘即完成了全部檢查,極大地提高了檢查效率。
近年來,棲霞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高度重視食品安全監管創新,組織專家力量開發了“食安棲霞智慧支撐平臺”。該平臺借助大數據、人工智能、5G通信技術,實現了執法人員與檢查點位的點對點視頻連線,開展食品安全“非現場檢查”。平臺為棲霞區市場監管局37名執法人員,18691家食品經營單位設置了賬號,區分食品生產經營單位性質,按照食品安全檢查要點分別開展檢查。執法人員與食品經營單位通過“食安棲霞”小程序開展檢查,記錄發現問題,形成整改事項,督促企業完成問題整改形成閉環。截至目前,“食安棲霞智慧支撐平臺”已完成檢查58家,發現問題235個,被檢查單位積極進行整改,已全部整改完成。
“非現場檢查”結束后,執法人員對本次檢查進行總結,指出存在問題及整改事項,并以文檔形式進行下發,餐飲店負責人的企業端小程序上則立即顯示出待整改的事項清單。餐飲店負責人表示,“非現場檢查”很方便,不影響企業的正常經營,不造成消費者的誤解,充分考慮到了餐飲店的實際經營。
目前基層市場監管分局普遍面臨著轄區范圍大,食品生產經營分散、數量多,投訴舉報量大,執法人員少,食品安全監管壓力大的現狀。棲霞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局長車金樓表示:棲霞區將持續下大力氣推進食品安全非現場監管改革,借助現代信息技術,讓數據多跑路,讓執法人員少跑腿,開展線下線上一體化監管。未來還將進一步探索“互聯網+智慧”監管技術,推進食品安全向智慧化監管轉變,減輕執法人員工作負擔,提高監管效率,服務好經營企業,打造“無事不干擾”,監管與服務并進、部門與企業共贏的營商環境。(段聯國)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