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儲能,已經成為國際能源競爭的戰略新領域。
2025年初,新能源發電全面市場化下,配置儲能不再作為新建新能源項目的前置條件。儲能行業普遍預期,政策導向是實現新型儲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根據國家能源局統計數據,“十四五”期間,全國已建成投運新型儲能累計裝機達73.8GW,約為“十三五”末的20倍,已經超過了抽水蓄能裝機規模。新型儲能規;l展成為趨勢。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2025全國兩會,全國政協委員、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帶來了他的提案。作為動力電池龍頭企業的掌舵者,今年全國兩會,曾毓群聚焦儲能市場。他建議,進一步完善儲能的市場參與和保障機制,提升新型儲能的市場化運用水平,加快推動儲能產業向高質量發展轉型。
據時代財經了解,國內新型儲能面臨調用少、利用率低、回報周期長的問題。與此同時,儲能市場的電能量市場電價浮動區間較窄,無法有效反映市場真實需求;輔助服務費用分攤機制仍然作為成本項在電源側零和博弈;部分儲能并網運行后出現各種各樣的質量和安全問題,對調度運用造成一定的影響。
盡管儲能已經作為獨立主體參與各類電力市場,電能量市場與輔助服務市場也持續改革,但與抽水蓄能的支持政策相比,充分發揮新型儲能價值、實現儲能高水平運用的市場機制尚未形成。
對此,曾毓群建議,完善新型儲能的市場參與機制,主要包括電價機制、成本疏導機制和容量補償機制。如拉大峰谷價差為儲能等靈活性調節資源創造合理的盈利空間;豐富適合新型儲能的輔助服務交易品種,并推動輔助服務費用向電力用戶側分攤,讓儲能成本得以合理疏導。
“短期內參照抽水蓄能和煤電,完善新型儲能的容量電價機制,實現‘同工同酬’,破除靈活性資源之間的不公平競爭;長期則適時向容量市場過渡,通過市場定價機制有效反映充裕性稀缺程度。”曾毓群在提案中表示。
時代財經注意到,寧德時代當前已在儲能市場上占據一定的市場份額。公司儲能業務營業收入從2018年的1.89億元激增至2023年的近600億元,占比從0.64%提升至14.94%,成為公司的第二收入來源。
曾毓群曾描述寧德時代的目標是將自己重塑為綠色能源供應商,打造大型獨立能源系統——零碳電網。他預計,開發和管理“零碳電網”業務可能比供應動力電池大“十倍”。這足以看出,儲能業務已成為寧德時代業務布局中極為重要的一環。
但在實現“零碳電網”這一目標前,儲能產業仍需先進入高質量發展的通道中,才有機會繼續做大做強。
對于儲能產品的安全問題,曾毓群建議,借鑒電力行業定期檢修機制,建立適用新型儲能的定期安全檢查制度。定檢機制將及時剔除“帶病”儲能,確保儲能電站在全生命周期內安全可靠,為儲能產業實現高水平運用、轉向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