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贛鋒鋰業
近年來,我國在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領域取得了顯著進展。全國各地積極探索實踐,形成了多層次、多領域的應用成果,為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然而,隨著實踐的深入,仍面臨一些挑戰和問題。
在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贛鋒鋰業董事長李良彬提交了《關于健全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制度體系的建議》。他認為,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在生態環境源頭預防體系中具有基礎性作用,是維護生態環境安全的有力保障,深化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具有重大意義。
贛鋒鋰業董事長李良彬。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推進完善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制度
2024年3月6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加強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工作作出系統部署。該文件為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科學指導各類開發保護建設活動提供了行動指南。同年7月,生態環境部制定并印發了《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管理暫行規定》,進一步規范了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制度的全鏈條管理,推動政策落地實施。
近年來,各地在推動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方面開展了有益探索與嘗試,相關配套政策逐步建立,管控體系日益健全,成果應用初見成效。李良彬認為,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在生態環境源頭預防體系中具有基礎性作用,深化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具有重大意義。
然而,他也指出當前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制度在落地實施方面仍存在不少問題。“一是配套立法不夠健全。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制度設計多以宏觀引導要求為主,大多為效力層級較低的規范性文件,缺少國家層面專門性的立法。”
“二是技術標準不夠完善。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管理和技術要求較零散;三是制度銜接不夠順暢。生態環境分區管控與主體功能區戰略、國土空間規劃、市場準入負面清單以及環境要素管理等制度關系密切。但這些制度之間銜接還不順暢;四是成果運用不夠到位。一些地方沒有把該保護的區域劃出來,給生態環境保護帶來了風險隱患。此外,各地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科研支撐不夠、專業化團隊不多、技術能力不足的問題也較突出。”
為此,李良彬建議:應加強宣傳引導,讓分區管控制度深入人心;提升法律效力,將相關要求納入生態環境法典及相關法律法規,切實強化分區管控法律“硬約束”;此外,還應明確技術規范、強化成果運用,和健全保障機制。
挑戰與機遇并存
對于礦企而言,加強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既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方面,分區管控明確了礦產資源開發的生態保護紅線和環境敏感區,礦企在項目選址時可借助分區管控平臺,避免因選址不當導致的生態風險和投資損失。例如,2025年1月,黑龍江省黑河市通過分區管控平臺,幫助遜克縣翠宏山礦業有限公司對尾礦庫重新選址,快速確認了選址區域的生態保護要求,有效避免了原選址因不符合保護要求而導致的項目停滯。
另一方面,分區管控推動礦企綠色轉型。礦企需采用綠色開采技術,減少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同時通過優化資源利用和提升環境管理水平,更好地適應政策要求,增強市場競爭力。例如,黑龍江省寶清縣通過嚴格落實生態環境分區管控要求,實現了翡翠湖礦坑的綠色重生,推動了礦山生態修復與資源開發的協調發展。
此外,分區管控還強化了礦企的監管與責任落實。礦企在開采過程中需嚴格落實生態保護措施,執行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恢復方案,確保生態修復與資源開發的平衡。
贛鋒鋰業新余馬洪工廠。圖片來源:贛鋒鋰業
近年來,鋰礦龍頭贛鋒鋰業在減少碳排放和生態保護方面已取得顯著成效,并持續向鋰電產業鏈下游延申。3月3日,李良彬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贛鋒鋰業將主要在以下四個方面持續推進可持續發展戰略:
首先,公司將繼續推行全面電動化,以電動載具取代燃油設備。目前國內工廠AGV、叉車等載具電動化程度已經很高,未來我們會將該策略延伸至上游資源端,推動礦山及供應商完成電動重卡等設備的引入。
其次,贛鋒鋰業將致力于持續提升清潔能源的占比,以阿根廷Mariana項目為樣板,計劃在更多項目或工廠上推“光伏發電站+儲能“的解決方案,實現清潔化的同時,還能保障能源供應的穩定性。
第三,將加強技術工藝的改進與創新,優先選用低能耗、低排放的提鋰或加工工藝,從源頭上實現節能減碳。
最后,贛鋒鋰業將貫徹智能制造戰略,通過智能化設備、數字化平臺,不斷提升企業運營效率,從而減低單位產品的能耗。
同時,李良彬向時代周報記者進一步指出:“提升ESG管治能力,正在成為判斷一家企業好壞的關鍵指標。”
在全球鋰電產業中進一步提升競爭力的關鍵在于技術創新、智能制造和人才建設。他強調,企業需加大研發投入,提升技術研發能力,通過產學研合作以及構建產業聯合體等方式,加速技術的高效研發和快速商業化進程。同時,企業應借助數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工具,提升生產效率,優化決策流程,實現智能制造升級。
此外,李良彬還強調了人才培養的重要性,他說:“要強化人才引進與培養,與高校和科研機構深度合作,發揮產業聚集效應,持續為行業輸送優秀人才。”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